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中,忠襄更是上佳中的上乘,地位类似于文臣中的文正、文忠、文献。

「那就忠襄吧。」资政殿大学士韩绛平和道。

英国公张辅,算是武将中较为「安分」的存在,老老实实的执掌兵权,也不搞什幺幺蛾子。

人已病故,功绩、资历都没问题,那就给定上乘谥号。

「也行。」

「可。」

余下两人,相继表态。

江昭点头,也不意外。

要问为什幺?

只能说,全靠同行衬托!

自太祖皇帝立下基业以来,太宗、真宗、高宗.

除了熙河开边,让先帝有了开疆拓土的功绩,并带出了一波有开疆拓土功绩的文臣武将以外,其余的太宗、真宗都没有开疆拓土的功绩。

皇帝都没有开疆拓土的功绩,太宗、真宗手底下的臣子,自然也都没有开疆拓土的功绩。

偏生忠武、忠襄两大上乘谥号都跟开疆拓土、功勋卓着有关。

这也就使得,不是忠武、忠襄两大谥号的竞争大,而是先人根本就没资格碰到忠武、忠襄两大谥号的基础门槛。

连门槛都难以触碰,自然是没法得到忠武、忠襄两大谥号。

如今,英国公吃了一次熙河开边的红利,也算是有开疆拓土功绩的武将,达到了忠武、忠襄两大谥号的门槛。

难得有人拓土功绩有之,掌兵资历有之,定谥「武襄」,也不足为奇。

「那就披红吧。」江昭执笔,予以披红。

约莫十息左右。

一道文书拾起,江昭继续道:「第二道文书,为兵部上呈,乃是关于边疆的运粮统计」

「哒!」

「哒!」

半句话出口,连绵不断的步伐声响起,越来越重。

「阁老!」

一声呼唤,几人相继注目于门口。

仅是一刹,便有一道身形出现,却是通政司通政使沈括。

「阁老,边疆捷报!」沈括一脸的激动,站在门口执手一礼。

「边疆捷报?」

江昭心头一动,招了招手:「进来说话吧。」

无论是内阁,亦或是枢密院,都是军政重地,为免泄露机密,通常都不允许其他臣子胡乱入内。

偏生有关军政的文书,都得呈奏到内阁和枢密院。

这就使得,文书的传达需要有一特定的「中介」。

通政司,就是传达文书的「中介」。

其主要职责是专门专呈地方奏疏,以及百官奏疏。

一般来说,边疆捷报都是呈递到通政司,并经通政司上报内阁亦或是枢密院,从而传达于官家。

「是。」

沈括持着文书,面色兴奋,大步迈进。

不一会儿,文书呈到了江昭手上。

余下几位内阁大学士,不时眯眼注目。

边疆捷报!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相当吸引人。

就是不知,「捷」到了何种程度?

文书篇幅相对冗长,足足有十页左右,但要是存心查找关键信息,一目十行,却也不难阅读。

「呼!」

江昭长舒一口气。

「雁门谷,斩首三万人,生擒两万五千人,夺得马匹近四万。」

「边疆大捷!」江昭重重道。

一伸手,文书传了下去。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观望,皆是一震。

六万铁骑过雁门谷,仅放走了五千人?

这.

这实在太过离奇!

但,偏生还真就是真的。

毕竟,大相公就要致仕,根本没有胡乱上报数据的必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