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臣韩章,率拓疆文武,叩见陛下!」韩章迈步一礼,声如洪钟。

其后,拓边主官齐齐一礼:「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

赵策英大手一挥,起身立于丹陛,向下扫视:「自古以来,燕云皆为汉土。自太祖皇帝定鼎中原,燕云十六州始终悬而不定,几度征讨,皆是抱憾而归,故土沦丧胡尘。朕承大统以来,此恨锥心蚀骨,今终得见貔貅踏破云朔!」

「此等功绩,非以重赏,昭告天下不可。」

仅是一刹,就有太监持诏走出,宣诏道:

「门下,制曰:

朕惟柱石之臣,当勒鼎彝;耆艾之功,宜标竹帛。

内阁首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卫国公韩章,器识弘远,谋猷经国。总十一万貔貅而摧辽骑于雁门,旬日间复汉唐旧疆四州。雪澶渊之耻,固北疆金汤,此卿不世之功!

特晋魏国公、添食邑六千户,累赐食邑一万五千三百户,赐辽东骏马二十乘,蜀锦千匹,黄金千两,良田百顷于西京。

特赐殊典,允荫子孙三人,可荐进士功名,荫补官职。

特授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赠御笔题字,书【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两代定策安邦元勋,功存社稷,可谓社稷重臣】。

予入朝不拜之权,许坐于殿上,不必下拜。

敕建「定北碑」于郊野,命史馆纂《燕云平辽录》,以彰殊荣。

于戏!

国之干城,社稷柱石。

钦哉惟懋!

故此昭示,咸使闻之。」

诏书念毕。

文武百官,齐齐扰攘,议声不绝。

无它,这一通封赏,实在太重!

重在四大封赏:

其一,魏国公,食邑一万五千三百户。

一万三千户的食邑!

这是百年国祚以来,文武大臣中独一档的存在。

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是死人,追封到一万户以上食邑的都是少之又少,更遑论活着就封一万五千三百户?

赏赐重否,一目了然。

其二,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三大荣誉性封赏。

太师,三公之首。

中书令、尚书令,三令之二。

无一例外,都是顶级的荣誉性封赏。

莫说是活人,就算是死了的大相公,也不一定能搞到这样的荣誉搭配。

其三,御笔题字。

这更是重量级封赏。

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两代定策安邦元勋,功存社稷,可谓社稷重臣!

这是何种程度的评价,不言而喻。

并且,抛开评价不谈,单就御笔题字的赏赐,也是相当不简单。

论起稀缺性,甚至还在三公之上。

百年以来,宰辅大相公不少,致仕荣休亦或是亡故以后加封、追封三公的也不少。

但,受赐御笔题字的大臣,不足两手之数。

这还是算上了为碑文题字的数量。

就像内阁大学士范仲淹,不幸病故,先帝为其题字「褒贤」,予以定性。

这也算是「御笔题字」。

但就是这种算法,受过御笔题字的大臣也不足两手之数。

由此可见,何其稀缺。

论起稀缺量,甚至堪比配享太庙庭!

当然,稀缺归稀缺,真论起含金量和知名度,肯定是难以与入祀太庙相媲美。

毕竟,御笔题字更偏向于皇帝的「私人情感」,通常与皇帝喜好有关。

其四,上朝特权。

许坐于殿上,不必下拜!

这样的特权,截至目前,仅有两人享受过。

一人是真宗年间的社稷重臣兼宠臣,陈尧叟。

另一人,就是韩章!

但是,陈尧叟得到「入朝不拜」的特权,除了因其是重臣、宠臣以外,也有其腿脚有疾的因素。

韩章不一样。

韩章是纯粹受封「入朝不拜」之特权。

几大封赏,皆是一等一的荣誉性封赏。

一些内阁大臣、宰辅大相公,要是集齐一种,便是君王重视的表现。

集齐两种,已然是千难万难,君臣恩遇,重视非常的表现。

集齐三种,几乎不太可能。

韩章,集齐了四种!

相性之下,就连封荫子孙的名额,以及编修史书的诏令,都显得不再重要。

这种程度的封赏,就差打包票让韩章入太庙了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