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粗略一瞥,窥见一稚子乖乖吃着糕点,甘国公面色微变。

皇子常伴于身,这是什幺待遇?

蜀汉之诸葛武侯?

亦或是,更甚之?

长呼一口气,甘国公郑重一礼:「拜见景王殿下,拜见大相公。」

「且坐吧。」江昭摆手道。

甘国公点头,走向木椅。

自有书吏奉上清茶,江昭注视下去,平和问道:「不知甘国公此来,所为何事?」

「军改。」甘国公郑重道。

江昭挑眉,眼中不经意闪过一丝波动。

甘国公不会是要招了吧?

这要是招了,还怎幺震慑将门勋贵?

「甘国公,尽可直言。」江昭面色平静。

「军改为国策,不可逆转。」

「此中政令,实为富国强兵、为开疆拓土、为大一统。」

甘国公一副明事理的样子,徐徐道:「上次,昭文殿一叙,甘某持反对意见,盖因甘某代表的是将门勋贵的意见,不得不持反对态度。」

「近来,苦思冥想,甘某心头惶恐。将门勋贵,终究还是不能逆着大势走。」

「为此,甘过特地走访将门,打听将门勋贵为何反对的缘由。」

「今日,特地求见大相公,主要就是为了呈上将门勋贵为何反对的文书。」

甘国公一脸的诚恳,稳重道:「若是大相公可借此解决一些问题,自可让军改阻力减小。甘某,五十有八,也算是无愧于家国、无愧于将门勋贵。」

江昭面有恍然。

这老小子,特幺的来立人设来了!

立稳重、忠诚、积极面对军改但心有顾虑的老将人设。

届时,一旦有了刺杀事件,大相公一死,文官一方肯定是惊惧、愤怒不已。

不出意外,一向内斗的文官绝对会联合起来猛干武将。

而遭受猛干的对象,肯定就是反对军改的人。

文官一方,估摸着都有可能干脆要求反对军改的武将重臣卸下兵权、致仕荣休。

真凶未明,也是从反对军改的人中排查。

甘国公上呈一道文书,立一波人设,身上的嫌疑肯定就要轻上不少。

枢密院四位副使,对于军改一支持三反对,其中一位反对者是积极面对军改的人。

为了维持军中稳定,反对的两位大概率是得卸下兵权,持支持态度和积极面对的两人,肯定会是继续任职,维稳军权。

纯粹反对与反对但是积极面对,两者就一丁点差别,但在关键时刻,这一丁点差别会被无限放大。

这一来,作为真凶,甘国公仍可掌权!

「呈上来吧。」江昭擡眉,淡淡道。

说着,自有书吏从其手中取过文书,呈到江昭手上。

开采银矿成本太高!

开采银矿收入太少!

开采银矿太过繁琐!

象征性的扫视了两眼,江昭就放下文书。

这些反对理由都不稀奇。

真要是论起来,勋贵反对无非就一种理由:

人心不足蛇吞象!

开采银矿,自是一等一的营生,可说到底也要一定的成本。

开采银矿的设备、工人的衣食,无一例外,都得从大陆运送到东瀛。

论起开采成本,自是不低。

这种营生,如何可与无本万利的吃兵血相比?

将门勋贵,自是不满于此。

说白了,就是觉得利益不够!

「甘国公为国为民,实属难得啊!」江昭一副相当满意的样子。

既然甘国公没有主动招了的意思,那就还得继续演一段时日。

以便于,让大相公被刺杀!

甘国公不知江昭心头所想,却是认为「立人设」的计策已经成功,心头一喜,连忙一礼:「大相公言重。」

「嗯。」

「这份文书,江某就暂且收下。」

江昭擡了擡眼皮,从一沓文书中取出一份,传了下去。

「近来,广南西路传来消息,说是交趾国不太老实,意欲灭了占城国,蠢蠢欲动。」

「甘老将军,不妨研究一下交趾、占城二国的军事布局。」江昭一副为之触动,要拉拢甘国公,并给其「加加担子」的模样。

所谓交趾,也就是中南半岛上的越南。

论起国力,也算是较为强盛。

相较于三大主要政权中的西夏来说,交趾并不差上太多,一样是能拉出十万将士的国度。

不过,受制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交趾国一直都被大周死死的压着。

占城国,则是中南半岛上较为亲周的国度,算是大周与交趾的缓冲带,起到类似于辽、周、夏三国之中西夏的作用。

近些年,交趾国的皇帝名为李日尊,登基上位近五十年之久,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