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81章 破釜沉舟!

日薄西山,余晖脉脉。

昭文殿。

「呼!」

上好的龙凤团,味淡回甘,润冽沁脾,自有一股贡茶的独特滋味。

江昭浅呷一口,淡淡向下望去。

自其以下,王安石、吕惠卿二人,一左一右,皆是束手肃坐。

至于王安国,却是并未受到传见。

一方面,王安国官位太低,不影响大局。

这并非是轻蔑,而是事实。

王安国,就是不重要!

事实上,无论是江昭,亦或是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潜意识中定义的「变法集团内斗」指的其实都是涉及三品以上大员的争斗,也就是涉及变法集团的核心成员、核心执行者的争斗。

至于其他人的争斗?

老实说,不重要!

自古及今,但凡有人,就会有江湖。

宦海为官,就重在一个「斗」字。

无论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亦或是无名无姓的小人物,争斗都是常态。

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区别就在于,三品以上的紫袍大员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有门生、有故吏、有政治同盟,且代表着相当一批人的利益。

这也就使得,一旦三品以上的紫袍大员斗起来,就非常可能相互「呼朋唤友」,渐渐演变为大规模的争斗。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脆弱的变法集团内部分裂。

也因此,上位者必须得以「碾压式」的强权政治约束变法集团的核心成员、核心执行者,并将矛头对准反对者,树立同仇敌忾的政治立场。

也即,内斗不行,但斗争行!

这也是为何不能让王安石、吕惠卿二人内斗的缘故。

至于一些无名无姓的五六品、七八品的小官,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就实际而言,小官小吏根本就没有干或不干的权力,也没有反对政令的资格。

上头的政令是「一」,小官小吏唯有老老实实的跟着政策走,正一品大员,乃至于官家钦定的政策,区区五六品、七八品的小官,绝对不敢公开说「二」。

小官小吏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立场。

主要在于,政治立场与治政理念有关。

一旦涉及治政理念,肯定就涉及了「如何治理天下」这一话题。

如何治理天下!

这一话题,太过「高大上」。

没有三品,根本没机会考虑!

也因此,五六品、七八品的小官的内斗影响不大。

无论变法与否,小官小吏都是一样在斗。

上位者要做的,就是营造较好的政治生态,使得能者上、庸者下即可。

核心成员予以约束,非核心成员营造政治生态。

如此,自可让变法集团拧成一股绳,内部达成意见一致。

王安国影响力太小,官位太低。

若非是王安石的弟弟,其名字甚至都不太可能入几位内阁大学士的耳朵,自是没必要传见,徒然浪费时间。

另一方面,王安国有可能是「搅屎棍」。

从吕惠卿上呈的弹劾文书中可知,王安国非常有可能是王安石、吕惠卿二人内斗的导火索。

否则,吕惠卿断然没必要单独弹劾区区一六品小官。

既是如此,那就更是没必要传见。

特地传见王安石、吕惠卿二人,江昭隐隐也有让两人「说和」的意思。

要是有误会,解开就行。

可一旦王安国也在场,反而不太方便,未免有可能坏事。

「说一说吧,为何斗了起来?」弹劾文书拾在手中,江昭注目于二人。

王安石还是老样子。

面庞方正,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目光锐利,但却面垢不洗,头发蓬乱,形象较为邋遢。

相形之下,吕惠卿的形象就要好上不少。

时年四十岁,身形肖瘦,两鬓微白,蓄有短须,一脸的严肃,不苟言笑。

就外貌、气质来说,算得上是典型的「外恭内肃」型人格。

仅是一观,就可给人一种「修养上佳」、「能办好事」的感觉。

一声诘问,自带大相公掌权天下的压迫感。

就连空气,亦似是凝固了几分,让人下意识的心头发慌。

王安石、吕惠卿二人相视一眼。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