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自从辽、周、夏三大政权的阵线彻底铺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可谓到处都是征战。

好在,仗着火炮的优势,但凡涉及攻城拔寨,几乎是百战百胜,无往不利。

短短三四十日,便已自云州转应州,入蔚州。

如今,矾山军寨已破,也即意味着蔚州基本上已经落入了大周的手上。

大军连连辗转,无疑是一件相当令人疲乏的事情。

行军途中,更是连连抖动,颠簸不已。

就连赵策英,也不免左臂微微发酸,有些精神不振。

修整一二,也是好事。

「下官去办。」

永昌伯长子梁昭双腿一夹,牵着缰绳走上前一些。

方才,关于破寨的一干事宜,几乎都是顾廷烨、石元孙二人在一直布局。

高强度的紧张状态,实在是太容易让人心生疲乏。

这种安营扎寨的琐碎之事,自然不可能让两位枢密副使躬身安排。

人重在有自知之明,且得找准定位。

毫无疑问,梁昭就是聪明人。

安营扎寨,虽说是「琐碎之事」,但却不是小事。

真要论起来,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统筹大军」,相当锻链本事。

而且,有道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主管安营扎寨,疑就是苦劳。

不管是功劳,亦或是苦劳,肯定都比没有「劳」要好上不少。

「可。」赵策英点头。

除了顾廷烨、王韶二人以外,梁昭也算是较为优异的武将,值得培养一二。

日后定鼎了天下,不可能说就连一些小打小闹的冲突,亦或是镇守边疆一类的「苦活」都得劳烦顾廷烨、王韶二人。

类似于梁昭、景思立、杨文广一类水平的武将,无疑就可培养为解决小打小闹、以及镇守边疆的人选。

至于张鼎、郑晓、种谔三人,则是类似于下位替代,可为中大型规模统帅。

但凡不涉及国战,都可交于张、郑、种三人。

赵官家可不傻。

麾下武将,其真实水平究竟何种档次,究竟应该是何在定位,赵官家心头都一清二楚!

「诺。」

梁昭得了令,一牵缰绳,奔腾而去。

顾廷烨、石元孙二人,则是牵着缰绳走近,立于官家左右。

自从大军转应州,入蔚州,云州便空了出来。

为免被人钻了空子,却是以忠敬侯镇守云州,统兵三万。

此次行军,除了梁国公尚且镇守在交趾以外,其余几位枢密副使都已北上。

其中,张鼎和王韶是在陕西路,顾廷烨、郑顺、石元孙三人在燕云。

自从忠敬侯镇守云州,赵策英身边就唯有两位枢密副使,其一左一右,自然也就成了「固定位置」。

「子川来了书信。」

赵策英沉吟着,手中文书传给了两人。

作为统帅型人物,顾廷烨、石元孙二人必须得时刻知晓全局,以借此通盘考虑。

也因此,九成以上的文书,赵策英都会传给两人过目。

文书内容一目了然,并不繁杂,主要就三点:

一是表达关怀。

关于赵策英左臂的伤势,江昭甚是担忧,为此已经让专人入边,希望予以诊治。

二是阐述内政。

关于内阁人员更替,以及相关庶政,衍圣公意欲拜师等一干事宜,江昭以文言文作了述职。

三是关于女真人。

一干布局,已经渐渐铺开。

「官家的左臂.....」

粗略扫视两眼,顾廷烨迟疑着,眼中闪过些许关切,望了过去。

老实说,不单是大相公担忧官家的左臂,顾廷烨也有担忧。

年过去,旧伤莫名发痒,这可不是好消息。

以常理论之,赵策英仅是三十有二,恰是气血旺盛的岁数,就算是摔断了腿,折了臂膀,但凡矫正得当,也绝不会有半分伤痛之象。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