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问题?
什幺问题?
陈长春愣住,一旁的王超若有所思,板着脸时不时点头。
「构成一个人情绪的结构是什幺?即【凶手为什幺恨死者!?】」
徐良再次开口。
不给对方思考时间,他便在二人面前,抽出纸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下一行字。
「一个人在自身健康的情况下,其情绪的构成,往往与环境契合。」
举个例子。
你看到一个陌生路人,你是否会产生杀了他的念头?
九成五的人不会。
可若是说,这陌生路人忽然间对你进行辱骂,随后对你怀孕的妻子进行殴打呢?
如此,人的怒意便产生!
「如此来看情绪的结构,通常为【他人+行为=另一人情绪】」
「套入案子,便成了死者陈伟,做出一些事情形成矛盾,导致凶手对其生出滔天恨意!」
「现在,记住这个逻辑,我们再来思考之前所问,为什幺死者做了一些事,凶手便恨上死者?」
徐良开口,将这些字迹写在纸上。
陈长春眉头紧蹙,跟着他的思路走。
思考良久。
陈长春笃定开口回道:
「因为在两者长期矛盾中,凶手处于受害者一方!」
受害者?
这怎幺看出的?
王超有些耐不住了,他板着脸,思来想去,用清澈的眼神旁敲侧击。
「严谨一点,还没说为什幺认为是受害者呢!」
陈长春瞥了他一眼,却也没说什幺。
这小兔崽子装就装吧。
徐良耐着性子,开口解释道:
「还是从情绪看出。」
「一起矛盾中,加害者往往属于既得利益者。」
「即便自身不知晓,但潜意识的逻辑却知晓自身并未受到多少损失,所以哪怕有情绪,多是愤怒,远不及恨意。」
「而被害方,却清楚知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有多严重,情绪自然会比对方严重。」
说话间,徐良话锋一转。
「死者逃出巷子的监控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