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起身就去,就听得校场一通鼓响。
苏武也出门去看,他也是第一次正儿八经观看大宋朝的正规顶尖战力,得看个门道出来。
先有一惊,那就是大宋禁军的披甲率极高,就看那校场之上,两营兵马,一千人左右,不论是头前那百十号骑士,还是后面那几百号步卒,竟是皆有重甲在身。
只看索超连连发令,先是点卯,再是吩咐带三日粮食,然后即可出发……
当真行动起来也快,说走就走,旌旗也起,烈风招展。
苏武与索超打马在前,就问:「大名府下,皆是如此精兵?」
索超倒也直爽,摆摆手:「大名府下,三万余军,能称得上精锐的,也就千余人了……你倒以为人人这般?那倒也好了,岂不知……唉……」
苏武明白过来了,又问:「提辖但说无妨……」
「咱都是武夫之辈,倒也没什幺不好说,大名府这里啊,吃穿用度什幺都贵,军汉们却赚得少……若是靠点粮饷,如何养得活一家老小?不论禁厢,哪个不想多做点活去?」
索超说的就是如今大宋军中的普遍情况。
「军汉还能做其他营生?」苏武多少有些明知故问了。
这大宋这方面多少有些怪,越是大城市,越是兵马多,又越是生活成本极高,但大城市的兵,比起小地方的兵,并不多赚很多。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问题,就好比在阳谷县当兵,只要吃得上足额的军饷,小日子也就过得去。
但在大城池,哪怕吃足了军饷,日子过得不如狗。
索超便又说:「岂能不寻营生?泥瓦匠,打石匠,糊风筝糊灯笼,做蜡染布,但凡能寻的活,哪处不是挤满了军汉?你可知道最吃香的是什幺营生吗?」
「倒也不知……」苏武点着头,还真是乡下人进城见世面。
「说来吓你一跳,便是许多达官显贵里的看家护院,但凡哪个军汉被挑了去,那真是吃喝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