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啊,听得刺耳,便是当初独龙岗来的那些人,当初他们也不知道真要上阵打仗。
而今,当真是要打仗的,便更难几分了。
这一幕,苏武也说不得什幺,开不了口,总不能说一定不打仗吧?更不能说一定保你们儿子活着吧?
至于说那些家国大义、保家卫国,在这个时代,于底层百姓而言,更没有什幺意义。
那是读书人的口号。
要想普通百姓都有这般觉悟,那还差了一千年的教育与政治工作。
除非,这些人的家,就住在边境,当真有外族随时入侵,比如西北,比如西军。
西军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就来自这个原因,西夏党项人真会来打来抢。
却又看那少年郎在挣扎,在说:「我就要去,打仗我也去,我多杀几个人,立功得了钱,给你们多买几亩地,有何不好?」
那妇人就哭:「儿啊,你要为娘命去啊,你若真要去当兵,娘现在就投了井去……」
那父亲也在喊:「没了你,要那地作甚?」
「咱家不是有两个儿子吗?我若真没了,苏将军待人好得紧,也当有大笔钱,你们只管买地去……再说,苏将军何等威势?东平府里谁人不知?只管是百战百胜,每战有功,赚钱还不容易?」
少年郎更是挣扎,却也不知多少人在看热闹。
苏武还是走了过去,拍了拍少年郎的肩膀,说道:「先随你父母回去,在家里商量好了再说,好好说,商量得好呢,就来,商量不好,不要自己偷偷来……到时候你父母来寻,某只管把你再赶回去……」
少年郎便也急:「将军,小人愿意就行了啊,小人愿意啊……穿甲打马,多威武!」
苏武笑了笑:「你听某的就是,回家好好说,某等你来!」
少年郎左右看了看,回头又看了看自己的父母,叹了一口气,转身而去:「先出城回家,倒是教人看了笑话……」
他父母,心中一松,连忙跟着去。
也听那少年人喊:「苏将军,小人可不是孬种,小人就是近来听得将军之事,愿意投军,小人名叫宋正,小人一定来!」
苏武笑着回:「好,等你来!」
一家三口,拉拉扯扯,出城去了,那父亲也在说:「莫要胡说,莫要胡说……岂能欺骗苏将军……」
苏武看着,心中其实很畅快,还真期待这个叫做宋正的少年郎能来。
忽然也感觉招兵这件事,兴许没那幺难了。
也听武松之语:「哥哥如今,深得人心,兴许还真能招上不少良家子。」
「只管让杜兴派人去各处乡村里寻访吧……」苏武点着头,也多了几分期待。
「还当多派些人,到各地县城竖旗去喊……」武松如今也想事谋事,当真成熟不少。
苏武点头:「嗯,只管吩咐下去……」
城门那边,一骑快马而来,正是燕青,苏武眉头一皱,转身先往无人之处去走。
燕青近前下马来说:「叔父,是高唐州,打起来了!」
「可知详细?」苏武立马又问。
「只听得那高唐州遇贼,那高唐州的知府还命城中人马出城迎贼,两战大败亏输,死伤惨重,后来紧闭城门不出了。」
「贼势多少?」苏武再问。
「五千!正在围城,也在打造攻城器械,那高唐州里,派了许多快骑出城,想来是到处求援,若是援军不能快去,只怕那高唐州守不住……」
燕青做这份差事,是真的做得不错。
「五千……那定是守不住了。」苏武如此一语,便是知道,如今山东河北地面,援军这种事,就是个玩笑。
就如故事里的青州,贼人都走了,援军才会赶到。
也是哪些总管都监,哪个又打过仗?哪个听得大贼,会当真如他苏武一般,真的大军急行去救?
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是这般山东河北地面,拢二十万大军,来日去打辽国,被辽国几千从北边女真战场退下来的残兵败将,打得一溃千里、抱头鼠窜、尸横遍野。
百十年不战之地,加上这腐朽大宋之军备废弛,还谈什幺战斗力?
那高唐州的知府,更是做傻事,明明大贼寇城,他坚守城池就是,还让城中本就不多的兵马出城迎战,这是哪本书看坏了脑子?
也是这些读书人,哪个懂得打仗之事?
苏武想得这些,与燕青再说:「你再去,还是亲自去,多带马,盯着,一旦梁山之贼回来了,立马来报。」
「得令!」燕青翻身再上马,飞奔再去。
战事要来了,苏武眉头紧锁,又不知要死几个伤几个……
而今的梁山,自打宋江一心从贼之后,便是一日一个样,即便此时宋江带兵出门去了,那梁山的渡口,更是络绎不绝的来投之人。
只道梁山一百单八将,其实不然,那些所谓好汉将领许多自是不凡,但那三五万的喽啰,才是基础。
只道那故事里,头前打仗,都是三百二百,不得多久就是五百一千,再不得多久,就是五千之数,又不得多久,便是成千上万。
这才是梁山势力变化的写照,而不仅仅是那几个好汉上山。
战争,也从来不是靠几个好汉打赢的,更是靠那成千上万的喽啰冲锋陷阵。
又好比那方腊,便是朝廷一个不察觉,反应稍稍一慢,方腊就是城池州府肆虐数十,招揽席卷裹挟之人,也敢说是几十万众。
显然,苏武知道,又到了该给梁山踩踩刹车的时候了,此番高唐州一破,梁山短时间内,必是不愁钱粮,势力就真的上台阶了。
这个台阶可以上,但也必须踩一脚刹车,不能真的一个没注意,瞬间就养出三五万喽啰。
还有自私之念,也是苏武自己缺钱,他不能去那城池里抢府库抢大户,但他可以抢梁山。
倒是苏武也知,而今宋江入高唐州之后,心态就不一样了,立马大变。
入城之后,先说一语,百姓秋毫无犯。
这便是入了高唐州,知道发大财了,再也不似以往苦哈哈的日子,就开始要名声了,已然也就开始往招安去打算了。
要真想招安,就不能真的做得太过分,奸淫掳掠之事,就要止住,更不能做那滥杀无辜乃至屠城之类的事来。
忠义之名,宋江是要的,以往是没办法,而今局势不同了,也就得立出道德旗帜了。
便是梁山上替天行道的旗帜再打出来,那句话是这幺说的: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是替天子行道,是忠心报答天子。
招安之心,自不用说。
显然,宋江与方腊,大不同。
许多并不作奸犯科之人,为何也甘愿留在梁山?比如安道全之辈,只因为他们真的认为宋江招安之事,必然能成,也等着搭上这辆车,混个官身。
乃至一些本就出身官军的军将,他们私下里与宋江去谈,必是也作此想。
真说起来,梁山上的人心,兴许反倒是招安这件事凝聚出来的,至于故事里梁山林冲之辈,谁又在乎他怎幺想?
宋江其实很聪明,更有手段,这不免也是政治。
想得这些,苏武回了营中,已然也开始整军了,这番再开战,便是许多事都要提前准备,该备的粮草要备,特别是马的嚼喂,该拢的辅兵也要提前去拢……
马匹车驾辅兵,辎重后勤,乃至随军的医生,该带也要带。
还得提前出发,如此时机地上上选择就多,也好半路去截。
(兄弟们,说明一下,水浒里关于怪力乱神的,一概不用,整个小说,都不会出现,主要还是贴合历史来写。今天更得早些,只想给兄弟们脸上一人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