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最后,城破,王禀便是带着百人依旧巷战不止,杀敌无数,最终身中数十枪捅刺而亡。金人气愤到了极致,便是连王禀的尸首,也要反复用马蹄践踏,并最终剁成肉泥。

苏武就看眼前之王禀,正是一脸坚毅,饿急了啃着面饼,脸颊之间,咬肌上下在动。

苏武开口:“你放心,既是到得我这里来了,我自待你如自家兄弟,江南今日多怯懦,唯有虞侯真豪杰。”

王禀闻言一愣,看向苏武,他年纪比苏武大许多,甚至他的儿子此时也不小了,王禀已然五十出头岁,五十多岁,小小官职……

他本是个硬汉,却是苏武如此一语,王禀竟是起了动容,拱手一礼:“将军……”

苏武点着头:“吃,多吃,水也来了,你既到我这里来了,想来你麾下八百人,定都是悍勇效死之忠义,钱粮与我麾下无异,甲胄军械兵刃,自当也与你最好的,我当还为你往枢密院去报功,便属你是江南抗贼第一功!”

苏武于私,当拉拢人心,于公,更是要让王禀这辈子值得。

王禀脸上动容更甚,竟是有一把泪水在眶,这段时间,他过得太苦太难,他的那些上官,大多难以言说,否则也不至于让他一个步军都虞侯领了兵马。

他领了兵马,转战周旋两三个月,为何这些兵马又对他王禀不离不弃?

不必多言,只因为王禀昔日,对军汉贴心有恩,人品贵重。

哪怕历史上,他一人坚守太原,何以圣旨都可不顾,麾下军汉依旧对他不离不弃?与他同生共死?

这般的王禀,当真怎么夸都不为过。

便听王禀来言:“今日得见将军,卑职才知,这两月之苦,不白受,苏将军再受我一拜!”

苏武连忙就扶,直把王禀扶上座去,想来历史上,王禀也是这么遇到童贯的,童贯当时应该也是感怀不已,如此才重用王禀在身边。

历史上更是王禀第一个打进了杭州城。

苏武更知道,江南婺州之人,从来善战,婺州何处,金华市所在之处,更是义乌所在之处。

哪怕到得明朝,南征北战之戚继光麾下,戚家军,也是义乌兵为主。

此时,苏武其实激动不已,本就是来参加这场风云际会,风云际会第一个人,王禀已然出现在眼前。

苏武起身来:“王虞侯,当一起去看看你麾下兵马。”

王禀早已几口把面饼啃下,起身:“将军请!”

苏武头前,带着王禀出大帐去,八百婺州兵,正在将台之下围着,篝火在点,营帐在立,还有饭菜在上。

苏武直接上得将台去看,众多婺州兵抱着碗,看到了苏武与王禀,便都往将台围过来,篝火许多,照得有亮。

苏武左右去看,一个个狼狈不堪,疲态尽显,却是一个个又眼神坚毅。

苏武再一次对自己主动来当先锋这件事很是庆幸,是他先来的,是他先碰上了这群婺州兵。

苏武挥着手:“吃,先吃饱,再温汤沐浴!”

王禀也摆摆手去,众人慢慢左右去散。

苏武在喊:“杜兴!”

“在!”

“厚衣,被褥,军帐,都备好,发钱,一人先发十贯,甲胄弓弩兵刃,都配置妥当!”苏武连连在喊,就是要大声来喊。

喊得所有人都转头来看他。

也喊得王禀再次躬身大礼:“拜谢将军,蒙将军不弃,如此厚待,我等自当用命剿贼!”

苏武只管去扶:“好虞侯,好军伍啊!”

苏武每次都是被人这么夸,第一次这么夸人。

王禀闻言,又左右去看这支只剩下八百人的部曲,竟是当真落了泪,头前还有一个并未去散,便是王禀一言:“将军,此乃我儿王荀,儿啊,快,快来见过苏将军!”

苏武自是去打量,年轻壮硕,人高马大,也有一脸的秀气,便是不走阶梯,直接翻越上了将台,到得苏武当面,躬身大礼:“见过苏将军。”

苏武只问:“可有官职在身?”

王禀摇头:“不曾……”

苏武左右一看,说道:“这般,我与你们封官,虽是私相授受,但战时不同以往,我本也是枢密院承旨之职,虽不实封,但临阵之前,封你王禀为差充婺州兵马都总管,你儿王荀,为差充婺州兵马副总管!只待禀到枢密院去,便去了差充。”

苏武就这么来,显然没有多大问题,他本就是枢密院的“高官”,又是临战之时,更有童贯背书,他就这么封了,封了个差充暂代,自也无碍。

王荀,那也不是一般人,他在王禀身边,那是什么阵势都跟在身旁,死也一样。

真说悍勇,年轻力壮的王荀,更多几分厮杀在前,王禀更多是精神上的悍勇!

王禀与王荀父子二人,自就是再来躬身拜去。

苏武不等二人开口,已然飞快左右去扶,还有话语:“战事还早,只待二位再立新功,如何封赏也不为过!”

王禀倒是不流泪了,只是一脸坚毅:“为国效死就是!”

那王荀年轻,却有话语多言:“只听得苏将军一万大败十万贼,我等听得那是热血沸腾,便知定是朝廷来了悍勇无当之将,忠义栋梁之官,心中神往,只想速速来投,三百里翻身越岭而来,当面一见,果然如此,此来有幸,再拜将军!”

便是王荀在说,将台之下的婺州兵,个个侧目来看,眼神之中,当真泛起了神采。

苏武打定主意,这支兵马要用好,不仅要用好,还要让王禀大权在握,再招父老子弟,组建一支骁勇兵马,来日伐辽,王禀本也当在其中,苏武此番更要让王禀大展神威。

苏武,当也是给钱给粮!

童贯,其实穷,为何穷?因为童贯过手的钱粮虽多,但那是全国上下禁厢之钱,但有一部饿肚子,就要生乱。

苏武不然,他没有那么大的一个摊子要顾,所以真说起来,苏武此时,比童贯可富裕得多。

苏武要一支江南兵,要一支婺州兵。

王禀的口碑,在婺州之地,显然不比苏武在东平府的差,王禀的人品,更是毋庸置疑,只要有钱粮,王禀号召力不必多言。

至于未来,王禀,其实也老了。

王荀,倒是年轻许多,今年,二十九。

苏武更多看王荀几番,忽然一语:“王虞侯,可否……将令郎借到我这帐下行走?”

王禀闻言,只管点头:“自无不可,正是他的造化。”

此言由衷而出,就看这军寨之景,婺州哪里算得什么前途前程?苏将军这麾下,才是真正的前程之处,苏将军既然如此来要,那当真就是前程远大的造化。

那王荀也是激动不已,拱手一礼:“随将军上阵听用,正是卑职之荣幸!”

这话自也不假,如今苏武之名望,在江南之地,要不得多久,必更是如日中天!

苏武更有安排:“好,我那亲卫指挥使李成,恰好有事北去了,你便先行差充,且看你上阵之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