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74章 不能真打个‘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吧?

第二日大早,城外开始列队,头前约莫列了个七八千骑,后面列了好几部的战阵,左右撒开往东西两边城池而去,便是独独放过了南城。

然后一队快骑往那北城下而去,头前一人呼喊:“枢密院使军令,着城头军将来收!”

城头自也真有一个军将,名叫苗傅,他已然开口:“某乃捧日军下军指挥使苗傅,接枢密院使令!”

游骑下马,往那城下再走,一个吊篮而下,吊上去的就是枢密院使的军令。

苗傅取到,火漆封印拆开,打开来看,看完就喊:“城下的兄弟,劳烦与枢密使相公回复,就说末将得令,马上开城!”

“苗将军,好说!”游骑飞快就回。

苗傅左右去看,一语去:“城门打开!”

且看左右军汉,竟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来质疑,一个个是那大气一松的模样,连身形好似都陡然泄了一些力气。

这东京的兵,其实有趣,说是兵,更是这世界里最底层的穷苦百姓,说是穷苦百姓,又一个月能拿一些俸禄。

守城,其实不是不能,有那么一部分人,其实也能战。

何以此时一点都不能战?只有一个原因,没人给钱。

但凡,有朝廷的官员,此时拉着大量的现钱至此,开口说一语:“每放三矢,赏钱一贯!”

那今日苏武若是想要入城,只怕也要血战一番。

说这些陋习是来自五代,或者说什么这支军队最初的建设方式就不对……

这些话都没错。

但真正的原因,岂不也是最底层穷苦军汉的一种无奈的反抗?

他们在这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里,见识着这个世界最奢靡的生活,名义上也是他们在保护这种生活方式,但偏偏他们自己却只能在最低的温饱线上挣扎。

这种生活上与心理上的差距对比,却又反抗不得,只待那些高层的人物真的需要保护的时候,岂不也是他们唯一的反抗机会?

发那一矢要的是钱,要的更是大宋军汉最后一丝的尊严!

苏武打马在来,城头上的军汉,都盯着在看,都在看苏武,乃至苏武已然到得城门洞下了,还有军汉在远处城墙把头探出城外来看!

苏武打马过了门洞,说了一语:“汴京军汉,但凡在册有名,皆赏钱十贯!”

正在门口等候上来拜见的苗傅,闻言一惊,先左右回头去说:“快,快把这个消息绕着城墙去传,传遍所有军汉耳中!”

自有那骑士得令奔去传信。

一边奔一边绕着城墙在喊:“燕王有令,枢密使相公有令,京畿在册军汉,每人赏钱十贯!”

苏武自又是一番大手笔,一百多万贯总是要的。

还问苏武哪里来的钱,这汴京城里,有的是金山银山铜山,进了这座城,钱就不是事,钱,它就是块金属。

上次女真人代苏武抢的钱,金山银山还堆在东平府那水泊的山寨里,哪里得完?根本不完。

为什么不完?

因为市面上的货物生产得不够快,所以不完!

还有一点,就是不能真的造成全国性大面积的通货膨胀。

只看得沿着看不到尽头的城墙而去,处处在起呼喊,燕王威武,燕王威武!

苏武在入城,大军在入城,百姓竟不是在躲避兵祸,到处都是挤到路边来看热闹的人群,男女老少,万人空巷上街来看。

倒也没什么呼喊,都是一股子好奇,瞧新鲜,看热闹,真好奇,好奇这汴京城未来会如何……

也说北城那些达官显贵的家宅里,也是仆人小厮进出来去,都在打探消息,那些主人们坐在厅堂里,等候着来来去去捕风捉影的消息……

一会儿是枢密院下了令,开城……

一会儿是燕王买通了军将,所以开了城……

又说什么燕王大赏三军,全城军汉欢呼雀跃……

也说燕王打马在往皇城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