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的路上,苏武不骑马,一直坐在车里,笔墨不断,删删改改。
首先,要设定一个极大的基础认同,这是最重要的。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得往上捋,汉人是谁,这还好说,羌人是谁,东胡是谁,草原诸部是谁,云贵山民是谁,闽越土著是谁……
都要有出处,说白了,都得是一家人,好比说关外辽东,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都是谁?
商人后裔,是被周人赶到那里去的商人后裔……
周人与商人是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同族,他们会在一起祭祀,周人伐商,就一个理由,最后的商人践踏了祭祀制度……
这些,历史可考,得专门找人来把这套经辩好,体系下来,都要一脉承接。
草原诸部是谁?东胡算东胡,不是东胡往上去数,突厥也好,匈奴也罢,匈奴最好说,不免也是炎黄子孙,更还可算是汉朝同族,亦或者还有不少,就是汉朝后裔……
云贵与闽越,远可说蚩尤,近可说秦汉赵佗……
然后再说历史诸般沿革……
这一套,都得引经据典,编写好……
若是其中有些资料与其不太……那就以后不能再有这种资料了。
这件事谁来领头做?
苏武想了好几个人选,甚至连王黼都想到了……
却还是觉得不太合适,最后想来想去,李纲领头来做。
这很重要,这套东西编好了,不仅是讲武学堂要用,来日草原诸部,辽东诸部,乃至云贵闽越,都要派族中子弟来上学,都得学!
如此去学,就能学个民族认同,学个民族融合……
不仅仅是让他们认同中原,更是要中原这些人认同他们。
学历史学文化学民族,这对军汉来说,极其重要,为何而战,就在其中。
战斗力的长久保持,更也在其中。
其实就是后世重新构建民族国家的那一套,很有效。
如此之上,再可谈理念,谈理想,一起再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当然,军中扫盲,那是最基础不过的事情,不必赘述。
苏武还有更远大的梦想,那就是全国扫盲,建立起渗透到全国最底层的教育系统,任重而道远。
就更要解放生产力,让社会能出产更多的物资,这才是一切的支撑!
夜晚,宿营。
苏武依旧在挑灯……
便是想着回京之前,把这些方方面面的复杂,先理清楚一个框架出来。
苏武现在,其实有能力想这些事了,他不久之后,至少要能掌控荆湖所有土地的百分之五六十……
燕云土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河北土地,还要再加把劲,但至少也要掌控到百分之六七十。
江南两浙,此时能掌控的,也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再加把劲,想办法,至少也弄到百分之六七十。
河套之地,整个几字黄河,皆在苏武之手。
河西四郡,没有多少耕种土地,不太重要,但皆在手。
这说的都是可耕土地,更有一点,天下矿产,那不用说,皆是国产,山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皆是国产。
这都不需要苏武动手,历代如此。
都是生产资料。
所以,苏武还得要钱,那些要加把劲的,就得要钱去弄。
不是不能抢,而是没必要吃相太难看。
或者说换个方式去抢,比如把汴京城先“抢一抢”,汴京城的贵重金属,那还多的是……
把这些拿去天下各地换成生产资料,如此,民间货币之物也就多了起来,更利于商业发展。
其实,大宋朝社会发展至今,流通货币一直是供小于求的情况……
只要确保最底层百姓的一口饭食够用,哪怕是通货膨胀,也是一定范围能可接受的……
想到这些,苏武吩咐一语:“明早不急着动身,吃罢饭食,某要与东京诸公说说话……”
吴用自是点头:“那下官这就先去传令安排……”
苏武也起了身,去寻赵佶,先抢赵家!
只管是苏武往不远处赵佶的营帐去走,还有一段距离,就好似听得赵佶营帐里有嘤嘤而泣的声音……
苏武转头看了看身旁军汉,军汉便是大声一呼:“燕王到!”
一语,果然,那哭泣之声戛然而止。
苏武如此再迈步去,进了营帐,爽朗在笑:“官家还未眠?”
赵佶早已站在床榻之旁,站得笔笔直直,点头:“未眠未眠……”
“有个事想问问官家……”苏武先往床榻旁去坐。
赵佶笔直站着,一脸紧张:“燕王请问……”
“内帑府库,还有多少钱?”苏武真问。
赵佶微微躬身来答:“回燕王,没多少钱了……”
“那没多少钱是多少钱?”苏武再问。
“拢共,许还有八百万贯上下?精细之数,实不知也,当回去问一问内侍们……”
苏武倒吸一口凉气?什么玩意?多少?
朝廷三司度支里,仓库老鼠都不进,你赵佶家中,却还有八百万贯,既然有这么多……
那王黼去大同领兵的时候,怎么钱粮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