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苏武真有安排。

完颜宗望便也问:“陛下是准备如何对待山林之民?”

“到了这个时候,自是秉承两番之策,一来,不收山林之赋税,二来,开榷场做公平买卖,此事你二人也可监督一二。但有一事,皆要是大燕子民,你们要带着朝廷军汉,把朝廷之政策送到山林里去,引导山林之民于榷场来交易,引导山林之青壮,出山林来应征入伍,当然,待遇最是优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让山林诸部,挑选首领之子孙,入附近州府入学堂,大部落,铁骊,室韦这一类,那就要子孙往汴京入学堂了……”

苏武看向完颜宗望,再接一语:“此,才是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相亲相爱、不起仇恨之法,子孙万代之福也!你儿子若是还活着,也当去汴京……”

完颜宗望转头去,看完颜希尹与完颜宗弼,完颜宗弼没有什么表示,只看着兄长,完颜希尹微微在点头。

“好,都依着陛下就是……我自来日带宗弼,走遍山林去……”完颜宗望脸上是有无奈的……

苏武一语:“你也不必心中排斥,真说起来,我中原之书记载无数,山林之民,特别是西边山林,自古就称为东胡,什么柔然鲜卑,契丹女真,室韦萌古,皆出东胡,这些许你也知道,东胡何人也?殷商后裔也,这许你并不知道,昔日,周人伐商,商大败,一部分留在了河南之地,一部从河北往北,这一部分人,自就不断北去,便有尔等东胡……”

苏武说的是真的吗?

自是不假,但也不全面,这些,却也不重要了,人嘛,总要找个出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定义。

女真人,乃至山林里的所有人,他们此时此刻是不可能给自己找到出处的,那就苏武来找,苏武来定义。

有历史,才能有传承,才能谈文化。

岂不闻后世,土耳其,其实是突厥,自己往脸上贴金的时候,还说自己是逼着中国人修长城的民族。

匈牙利,便说是匈奴之后,来自东方,格外与中国亲近。

北边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人,怎么能没有历史出处呢?怎么能没有一个阔过的祖上呢?

这话倒是把完颜宗望听得在愣,他去看完颜希尹,这事,他信完颜希尹的……

完颜希尹吞了吞口水,看了看苏武,点点头:“史书中是有这么记的……”

你看,这不就成了吗?

苏武哈哈笑来:“你道中原何人还是殷商后裔?”

完颜宗望自是一头雾水……

完颜希尹倒是门清:“陛下这么问,那此事倒也有趣,春秋之宋,便是殷商后裔,此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兄长微子启于殷商旧都商丘,如此,立国为宋,宋国地位特殊,周天子引以为‘三恪’之一,准宋人以天子礼节,继续祭祀殷商宗庙。”

“此事是不是有趣,那昔日春秋之宋,岂不就是如今河南商丘之地?两千年后,子孙却还在打来打去……”

苏武自是有意在营造这个认同,虽然此时看起来还有些尴尬,但十年后二十年后,乃至千百年后,谁还敢说此事尴尬?

且看史官,不必史官了,且看朱武,在旁指挥人在记,而今还没来得及弄那些置《起居注》的官员,这些秘书暂时充当一下就是。

苏武今日之言,明日就会成为历史,在史书有载,千年万年,延续下去。

说不定就是来日后人研究史学的重要资料,说不定还有一个词:天子论商。

完颜宗望自是又看完颜希尹去。

完颜希尹点头来:“以往虽然都读过这些,但也不曾多想,今日陛下一说,还真让人醍醐灌顶,原道我女真与宋人,竟不过是殷商两支。”

殷商后裔之宋人的故事很多,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地图炮,春秋之时,宋人各种黑料,什么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智子疑邻、朝三暮四,反正这种奇葩的故事,祖宗们都给安在宋人头上去。

苏武听得完颜希尹之语,很是满意,点头来:“如今,不外乎也是春秋战国之事也,殷商起两支,我这鲁人起一支,如此战罢,天下归一……”

完颜宗望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苏武也不管完颜宗望信是不信,亦或者将信将疑,苏武自顾自说,反正今日场面,就是来日史书,只道苏武说给完颜宗望一人听?

那显然不是……

“还与你们说一个趣事,希尹你便也不知的事,这事,不见经传,你定没在书里读过……”

苏武轻松在言。

完颜希尹还真起了兴趣,目光注视而来。

苏武起身,身后是舆图,抬手去比:“你们家在这里,辽阳在这里,这边都是海,往上去,去到最上方,很远的北方,还有一条路,由西往东延伸,这里有一个浅浅的海峡,很容易过去,过去之后,就是另外一片极其庞大的土地,比咱这天下还大,那里也生活着许多人,只是不比咱这里有车有马有铁……哪里的人,许也是殷商后裔……”

只道苏武在说什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