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高拱的心情和张居正一样好。

金瓶掣签法,皇帝赞同,内阁赞同,连乌思藏的贡使也赞同,那到底是谁在反对?

哦,是言官在反对啊。

隆庆元年高拱罢官,就是被言官胡应嘉和欧阳一敬逼迫辞官回乡的。

如今高拱返回朝堂,胡应嘉被外放湖广布政司,欧阳一敬则已经辞官。

但当年跟着两人一起弹劾高拱的言官,还有不少留在六科十三道,他们不少都是徐阶的门生故吏。

这次正好是一个好的机会,这不是更证明了这帮言官百无一用,不仅仅提不出有用的国家政策,反而会攻击真正干实事的人。

苏泽这一次的上疏,不仅仅解决了乌思藏争贡的问题,还给了高拱一个清理科道的借口。

高拱掌管吏部,只要能得到皇帝的支持,贬谪几个言官出去,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面对一厚一薄的两摞奏疏,赵贞吉也沉默不言。

作为礼部尚书,苏泽帮着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作为内阁辅臣,他也是讨厌那些外朝掣肘的言官。

解决乌思藏贡务,是他管理的詹事府和礼部的功劳,也扬了内阁的志气。

可怎幺就觉得这幺憋屈呢?

赵贞吉内心十分的矛盾。

魏用敬的奏疏上,李春芳、高拱、张居正都已经票拟了意见。

这一次,首辅李春芳也下场,三位阁臣的意见出奇的一致,都是敦促工部加快打造金瓶,礼部制定完善的金瓶掣签制度,解决乌思藏法王继承问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