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先生大才!」

徐渭却有些黯然,他说道:

「东翁献上此策,必能得朝堂侧目,以东翁在陛下和诸位诸位阁老心中的分量,若是车营之法能成,能报我大明边疆数十年安宁,徐某也就此生无憾了!」

徐渭没有官员身份,没有上疏的资格,所以只能作为幕僚帮着苏泽起草奏疏。

苏泽看完了万言书,对着徐渭说道:

「青藤先生,苏某不愿意贪功,这份奏疏还是等你以后自己上吧。」

「?」

苏泽又说道:

「前些日子,我和国子监沈鲤沈司业说起过青藤先生的事情,正好国子监内有贡监生出缺,就给你补了监生资格。」

「以后青藤先生一边给我做幕,一边准备顺天府乡试吧。」

徐渭惊讶的看着苏泽说道:「老夫已经虚岁四十八,还要参加科举吗?」

苏泽说道:

「我在翰林院读到,嘉靖朝有一位进士王鸿渐,他在少年就中了河南乡试解元,到了四十九岁才登科进士。」

「青藤先生也不过四十八,为何不能再考?」

「若青藤先生有志于军务,中了进士后可以任官西北,也能造福一方,所以这封上疏应该由你自己上!」

徐渭眼眶湿润,对着苏泽一拜到底,长稽为礼。

-----------------

其实苏泽本来就不准备掺和这次北疆的事情,果不其然,八月二十二日,边关再次传来消息,原来这次兵围大同是个乌龙事件。

可朝廷争议的重点,却从如何防御京师,滑向了不可知的方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