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选择「否」,这50点威望自然是能省就省,不就是说服赵贞吉吗?今天就去!
【本月模拟次数-1。】
【剩余威望点:270点。】
通过这次模拟,苏泽也告诫自己,自己已经开始步入深水区。
自古以来,都是对外的改革容易,对内的改革难。
无论是开海,还是对俺答封贡政策,这些都是涉外问题,苏泽是在做大蛋糕。
在之前对藩王下手,宗藩事务是大明文官喷了百年的问题,而且宗藩说起来权势很大,实际上从成祖后宗藩就没有什幺政治话语权了。
要不然山西的官员,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克扣宗室禄米。
但是科举问题是文官的根本,是士大夫立身之本。
苏泽三番两次对科举动手,礼部自然要反对。
而作为代管礼部的阁老,赵贞吉自然也要重视礼部的意见。
苏泽拿着奏疏,匆匆走向通政司。
等送完了奏疏后,苏泽看了看自己的威望点,升官后每日威望点的获取数量翻倍。
算下来,一个月能有近五百点威望点入帐。
苏泽也准备开始对一些更大的问题发起改革了,而这一次哭庙的事件,正好可以成为「那件事」的契机。
苏泽提前下衙回家,带着妻子回娘家。
——
为了处理哭庙的事情,赵贞吉今天很晚才回到家中。
一到家门口,赵贞吉就接到了门子的通告,苏泽领着赵令娴回家省亲了。
赵贞吉明白苏泽早不来晚不来,却在这个时候上门,肯定是为了白天哭庙的事情。
毕竟苏泽的同乡好友申时行卷入其中。
赵贞吉让管事领着苏泽来到他的书房。
「拜见赵阁老。」
苏泽恭敬的向赵贞吉行礼,这还是苏泽成婚后,第一次私下拜见赵贞吉。
赵贞吉饶有兴致的看向苏泽,只见苏泽拿出奏疏的副本,递了上去。
看完了奏疏后,赵贞吉眉头皱起来说道:
「上次你让国子监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礼部内就有不少非议,现在又上此疏,礼部那边的物议,怕是老夫也压不住。」
看来自己这趟来对了,赵贞吉的态度并不是礼部官员那幺保守,还是可以说服的。
苏泽说道:
「赵阁老,科举是国家大典,简拔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公信。」
「今日哭庙之事本来只是小事,朝廷如果不作回应,反而会寒了士子的心。」
「苏泽相信主考官申时行定然是秉公阅卷的,将这些中举士子的乡试答卷刊印出来,又有何不可?」
赵贞吉点点头,苏泽说的道理自然没错。
但是赵贞吉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