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而且铁路建造,只是铁路技术的一部分。

铁路运营也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

铁路道闸系统,铁路物流系统,信号控制系统,铁路班次调度,这些放在后世都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仅仅让马拉车跑起来不算什幺,要保证每辆马车尽量准时到达,避免撞车出轨事故,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还是先用京畿铁路积累经验,等到朝廷和民间都看到了铁路的好处,然后再修建前往宣府的铁路吧。

「对了,汝默兄最近没来找子霖兄吗?」

「汝默兄?他不是刚刚上任武选郎,忙着筹备京营的事情吗?」

罗万化看向苏泽,自从沈一贯离开京师后,苏泽的朝堂情报都满了半拍。

但是想想也正常,苏泽任职的詹事府,可没人敢和苏泽聊官场八卦。

罗万化说道:

「还是京营新军的问题。」

「京营新军有什幺问题?户部的钱款没到位吗?」

罗万化摇头说道:

「是新军规模的问题。」

「朝廷不是定下了精兵的基调吗?」

好不容易裁掉的京营,朝廷自然不想背上新的负担。

而且随着戚家军在大同的胜利,也说明了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罗万化说道:

「精兵之策是朝堂上下都认可的,但是到底京营新军的规模是多大,朝堂诸公都有分歧。」

「五军都督府那帮勋臣们,认为至少要两万人,建议从京师周围的省招募勇壮。」

「但是兵部觉得只要一万人就够了,不愿意多练新军。」

苏泽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争议点。

说白了,这还是人事之争。

京营新军不大,那兵部可以慢慢向京营伸手,逐步控制京营新军的人事。

这一套文官实在是太娴熟了。

但是一旦京营新军的规模大了,那必然要任用大量的新军官,兵部担忧自己失去对京营新军的控制力。

「兵部的理由也很充足,如今北疆安宁,边关无事,没必要训练这幺多的新军。」

苏泽皱眉。

北疆虽然安宁,但是也没到不设防的地步。

而且大明的边疆也不止北面一处。

原时空,万历年间就发生了播州之乱,云贵川大量土司卷入其中。

而且大明正在海外殖拓,也同样需要陆军。

这精锐部队又不是立刻能长出来的,现在不练兵等到日后需要的时候再练就就晚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申时行走入报馆道:

「子霖兄,我有事相求!」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