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任民间制硝,虽然硝石价格会下来,但是硝石走私问题会更加严重。
可如果官办制硝,又同样面临效率低下,贪腐成风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官办工坊还有一个「大而不强」的问题。
这种竞争不激烈的市场,官办的结果就是技术升级缓慢,产品的质量不断下滑。
硝石关系到火器,是非常重要的物资。
苏泽想了想说道:
「其实苏某也有一策,硝石榷卖。」
「硝石榷卖?」小胖钧和李文全都念了一遍。
苏泽说道:
「工部硝石短缺,源于硝户弃业,官办工坊废弛,加上民间私硝泛滥。」
「但军需火器、工商之用日增,官营产量反缩,供需失衡。」
「再加上硝石乃是国之重器,走私也猖獗,很多私硝工坊无法在大明公开贩卖,最后反而投身于走私出售。」
李文全点头,苏泽说的就是目前硝业现状。
苏泽说道:
「硝石生产,如果完全官营,则要重蹈覆辙,有产无质,反而于国有害。」
「但如果完全放开,朝廷又不好控制。」
「苏某以为,朝廷可颁发专营牌照。」
「由朝廷刊印硝引,限制商户准入。」
「商户持有硝引就可以产销售硝,但是所产所售都需要登记去向,具列帐册,等待朝廷随时检查。」
「此外还要引入分级销售。」
「硝石纯度高者,为军供级,官府以高于市价收购,统购统销,不可随意变卖。」
「纯度中者,为民用级,许民间流通,价随市定。」
「产品不合格的,立刻销毁,商户出售劣硝则要受罚。」
「硝引所得,一部分用于朝廷购硝,另外一部分则可以用于悬赏技术升级,鼓励商户用新法制硝。」
「朝廷已经榷卖硝石,颁发硝引,再私自制硝的就要重罚了。」
「苏某提议在四川、云贵等硝石产地,设立硝石榷卖局,专司此事。」
听完苏泽的办法,小胖钧和李文全都叫好。
榷卖制度,其实来源很久了,最早就是管仲提出来的「官山海」。
最早榷卖的就是盐。
榷卖种类最多的就是大宋了,宋代的糖酒醋茶,全部都采用榷卖的制度。
但是日用品榷卖,其实是对普通百姓征税。
宋代以后,还严格榷卖的就只有盐一样。
硝石算不上日用品,反而更加适合使用榷卖制度。
小胖钧说道:「还请苏师傅速速写成奏疏,孤也要联署!」
既然定下了榷卖的意见,小胖钧又让张宏拿来笔墨,苏泽立刻写下奏疏,朱翊钧也署上自己的名字。
——
回到公房,苏泽拿出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请榷卖硝石疏》
——【模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