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守直也低下头,阁老就是阁老,看问题的高度确实不同。

但是张居正说的确实不错。

户部的职责繁多,可说是整个大明所有经济活动无所不包。

户部的十三清吏司,不仅仅要负责对应省份的财政工作,同时还需要兼管其他的专门工作。

但是一个清吏司有多少人呢?

主司,也就是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到九人。

这就是一个职权极大的清吏司,正品官员的人数。

四川清吏司是人数最少的,合计只有五名正品官员。

当然,仅仅靠几个人,是无法维持一个清吏司的运转的。

每一个清吏司下,还有人数众多的吏员队伍,他们负责各种基础的工作。

张居正说道:

「但是有过还是要罚,蔡力行在户部任职多年了吧?将他调外任用吧。」

张居正发话了,张守直自然应下。

就这样,刚刚一个执掌大明四川财政的五品官员,前途命运就这幺决定了。

张居正又说道:「蔡力行的失职失责,也要向其他清吏司通报,各清吏司也要梳理自己的兼管事务,如果有哪些清吏司的职责过重,行文送到本阁老这里。」

张守直明白,张居正这是动了梳理户部职权的心思了。

一个部门运转久了,自然会有很多冗余的事项。

张守直应了下来,张居正这才离开户部。

等到张居正回到内阁,正好遇到通政使李一元带着奏疏过来。

没过多久,首辅高拱开口道:「诸位阁老请看一下苏子霖这份奏疏。」

听到苏子霖三个字,在场的阁臣都放下手里的公务。

凡是苏泽的奏疏,阁老都要亲自审阅几次,这已经成了阁臣们的习惯。

更何况这一次的奏疏,不仅仅有苏泽的签名,还有太子的签名。

等看完之后,张居正对苏泽更满意了。

上一次苏泽协商中提出了贡税折银,正好和张居正心中的财政改革不谋而合!

一条鞭法并不是张居正的原创,折银征税在大明已经在很多地区、很多税种上执行了很久了,财政官员几乎都知道。

但是进行全面的税收改革,一直都是张居正的政治理想。

当然,一条鞭法不仅仅有折银征税这幺一个主张。

折银征税,能方便钱粮统计,减少实物征税的腐败,是一条鞭法的表现形式。

但是一条鞭法最重要的主张,还是将徭役和杂税统一进税收中,减轻徭役对百姓的盘剥。

这是张居正在年轻时候,游历了很多地方后,最终形成的政治理想。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税并不是最重的那座山。

真正能让普通百姓破产的,实际上官府无休无止的徭役。

有的地方官员为了政绩,无休无止的征发徭役,普通百姓要应对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绩工程,还要面对田租田税的压榨。

当一户男丁被征发徭役后,家中就失去了劳动力,而且以大明的徭役施工条件,若是役夫死伤也不会赔偿,但是一个家就垮了。

江南富庶地区,很多中农都会花钱雇人来替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