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也有些头疼,这做媒的事情他也是第一做,对各家的情况也不了解。
不过自己不了解,自己不是还有老婆吗?
苏泽找上了妻子赵令娴。
听苏泽说完了李如松的情况,赵令娴捧着肚子问道:
「夫君的意思,不想让李如松和勋臣联姻,那是要给他找一个宦门淑女了?」
苏泽点头,李如松如果不和勋臣联姻,那就只能和文官联姻了。
赵令娴思考了一下,她虽然有孕在身,但是依然会参加京师贵妇圈子的聚会。
任何时代,妻子的社会地位,都是和丈夫的地位绑定在一起的。
赵令娴在京师社交圈中的地位,也随着苏泽的地位一步步变高,如今已经是仅次于那几位阁老的妇人们,跻身于顶流的圈子。
因为时代风气的缘故,大明的贵妇交往不像是唐宋的规模那幺大,但是各种小圈子的联系依然很紧密。
赵令娴想了想说道:
「夫君,还记得霍尚书吗?」
苏泽点头说道:
「当然记得,霍尚书是前任兵部尚书。」
赵令娴说道:
「霍尚书是山西人,已经致仕归乡了,但是他有一子霍钟瑜,门荫在京师做官,官拜尚宝郎。」
「这位霍司宝家中也有一女,也到了婚配的年龄。」
苏泽问道:
「你的意思是,让李如松和霍尚书的长孙女婚配?」
赵令娴点头说道:
「霍家是山西名门,累世书香,霍尚书治家很严,霍司宝在京师的名望也很高。」
「而妾身也见过这位霍家长孙女,性格也是温婉大方,年龄上也很适合。」
「就是霍司宝的官位低了一些,和李公子的父亲相差比较大。」
苏泽一拍手说道:
「这个无妨!霍尚书乃是致仕的兵部尚书,当年李都护来京师,都是拜的霍尚书门路,李家也不会在霍家门前摆威风。」
「只是霍家能答应吗?」
赵令娴笑了笑说道:
「相公不知道,这霍老尚书七岁能文,十五岁就精通经史子集,被誉为神童。」
「但也有说法,这位霍老尚书用光了霍家三代的才气,如今除了恩荫做官的霍司宝之外,家中再也没有人出仕,就连考上举人的都没有。」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
大明科举制度,让家族的起落十分的频繁。
一个家族,如果累世出进士,那家族很快就会昌盛。
但如果一个家族,几代都考不上进士,那也会很快衰落。
当然,这个衰落并不是家族破产,而是退回到乡绅的状态,失去朝堂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是很多的。
霍冀是神童,科举顺利,但是家中第二代第三代科场都不顺利,家族就靠着霍钟瑜这个恩荫的尚宝郎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