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算下来也不过八九千字,墨迹七十来页,读的也快。鱼肉还在锅中烧,粟米也在煮着,就大致翻完了一遍。
老鹿山神感慨。
「走错路了。」
这段时间,李白和元丹丘见识到不少仙道奇闻,甚至与山神鬼怪同游,以为修道便是这样精彩。
途中有精魅,有妖鬼,有宴席,有美酒。
读完这一本手札,阅过金元上人周陵的一生。才想到那狷介的邪道人,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一心崇道,舍弃凡俗的弟子。
心中不免触动。
李白想起那殿中的枯骨。
修道一生,所有的痛苦和执拗全都消失,最终被风吹去,化作泥土灰尘,润泽山川草木。
老鹿山神常年为山间异兽讲道,更明白入道的艰难。
见他们有些恍神,便靠坐在椅上。
笑问:「可有何种所思?」
元丹丘叹息。
他道:「我曾经听太白说那猛虎谈论死生,心里赞叹,以为妙绝。先生也说,这种想法属于上乘。」
「但如今来看,这周陵昔时也是看淡死生,不懂常人为何惋惜。历经几次至亲生死,自己也到暮年,才逐渐意识到大道艰难,人事繁复,而自己已经错过了一生。」
「是人都会如此吗?」
树影葱葱,江涉靠在凭几上,听着老鹿山神如何说。
老鹿山神仔细想了想,没有轻慢去回答,一字一句说的很慎重。
「多半是这样的。」
「所以上乘很难。」
「你看稚子年幼时,喜上山爬树,喜下河摸鱼,常人瞧见危急,他却浑然无畏。」
「少年人读书,读司马公论死生『人有一死,或重泰山,或轻鸿毛』,读项籍垓下歌。都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