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涉端正坐好,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足下请讲。」
李元二人、老鹿山神、中年人青云子也等待细听,三水偷偷拽了师弟一把,两个小儿坐正,仰着小脑袋看师祖,想听听师伯师叔们的故事。
济微真人抚须而笑,回想起来。
「我收下第一个徒弟的时候,刚窥得道法一角,自以为习得仙人之术,本领万千,天下间大有可去之处。」
「便下山,仗剑遨游。」
「兴起时,曾一剑杀去害人的妖鬼,割下山贼的脑袋。不觉畏惧,只觉平生快意,莫过如此。」
「见到有人拜我为师,又是良材美玉,想也不想,便做主收下。」
「结伴而游,乘风赏月。」
「曾经一起在山巅饮酒,也借住过山上荒野的洞穴,与猛虎同眠。师徒同游,何其畅快。」
三水听着,问。
「然后呢?」
济微真人温声道:「然后,他便死了。」
「啊?」
三水有些难以相信。
济微真人爱惜地摸了摸小儿的双髻。
说:「求道是很艰难的事,许多心怀意气,踏上这条路的人,十人中能有一人登堂入室,便算是多了。」
「他以剑入道,道号明锋,一身胆气,留下不少暗伤。」
「五十岁便寿终了。」
三水和初一声音闷闷的。
「道法不是可以延长寿命吗?」
「是如此。」
济微真人道,「人通过修行,补足根基,便可以得全寿,可以终余年,得享百二十之寿。」
「你师伯是尚未补足根基。」
「便已凋零。」
江涉听济微又讲了三个弟子,其中便有弘道观那位弟子。
是见师兄师姐或无意道途,或折损在追寻大道的途中,心生悲意,下山后再也未曾回来。宁愿在人世香火中度过一生,日日叩首三清。
焚香点火,开炉炼丹,交游的都是文人骚客,每日见的是有情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