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信件往来自然是少不了的,毕竟这些新僧侣身经零战,见得少了,得询问老师的意见。
不过让布洛向来不正面回答,往往只是摘抄一段真理报上的内容或者干脆写明那一期的哪一篇文章寄回去。
在让布洛看来,霍恩·加拉尔这个人他是了解的,向来堂堂正正,不玩密室政治那一套。
不管要干什么,都是提前清清楚楚告知整个圣联。
要在文章内写明白,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作用是什么?
霍恩尽管每天看上去无所事事,可他也是日日读书研究神学和写文章的。
真当圣孙当了教皇以后就摸鱼躺平了。
几乎每个月,教皇都会在《真理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陈述施政理念,讲解圣联的行政方向以及对时事的评价。
只是,霍恩每天抱怨枢密僧侣们的报告看不懂,可下面的僧侣们也在抱怨霍恩的文章看不懂。
霍恩写文章的风格,他自己看来就是简洁明了,直白浅显,深入浅出。
但用让布洛的话说就是“崎岖嶙峋”,一方面是说文章写的犀利,一方面就是说文章写的烧脑。
霍恩可是接受过后世高等教育的,而且还是卷王级别。
他写文章时,不自觉就带来了后世那种信息量爆炸与充满思辨批判思维的风格。
要知道,圣联在官方主导,霍恩加速加速加加速的情况下,不过是将思想运动推到了文艺复兴后期到宗教改革前期这个时间点上。
霍恩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他脚下的巨人还站在别的巨人的肩膀上。
而且由于霍恩在思想运动上的拔苗助长,很多理论都不是从实践与经验中得来,而是靠“天启”。
也就是说,正常思想大厦是从地基一步步筑成高楼。
霍恩是先建好了楼顶,然后让僧侣们一步步往下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