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们用的插入式刺刀,得从枪口插进去,装了刺刀就没法发射圣风。
但这个不一样,装着刺刀也能正常装弹、射击。”
话音刚落,台下就有个兵团长站起来:“海茉汀女士,我问一句,这刺刀装在枪管上,会不会影响铳的精度?毕竟多了分量,重心也变了。”
这位兵团长是火蜥战团的,手下的士兵多是新兵,最担心的就是装备改动影响实战。
海茉汀没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射击位,将装了刺刀的发条铳安在标准射击架上,对准一百米外的靶子。
她快速拧开动发条盒,深吸一口气,扣下了扳机。
“砰!”铳声依旧清脆,刺刀在射击时只轻微晃动了一下,没有偏移。
众人望向靶子,那颗钢弹正好打在之前的弹孔旁边,偏差半指左右。
“精度几乎没影响。”海茉汀放下铳,展示给众人看枪管和刺刀的连接处,“我们把刺刀的重量控制在了半斤以内,重心偏移很小,熟练的铳手稍微适应就能掌握。”
“这倒是比之前靠谱多了。”
“那这样倒也不算难事,就是让长枪手们多练练铳就是了。”
战团长们从原先的惊讶转为了认可,倒是莫妮卡忽然开口:“你们这是想让铳兵既当射手,又当长矛兵?”
“是啊。”霍恩耸了耸肩,“反正在风力压制下,能够通过冲击冲到阵前的很少。
只不过原先都是发条铳手,防护反击力几乎没有,现在只要增加一部分反击能力,他们就能对抗冲锋的骑兵。”
事实上,套筒式刺刀的前置技术很早就有了。
随着闪电熔炉带来的炼钢技术大进步,钢产量大幅增加,刺刀金属材料的问题也解决了。
唯一难以解决的,其实是套筒精度问题。
这里的套筒精度,指的是,能相对合理地卡在铳管上,既不至于影响射击,又不至于在刺杀中掉落。
正常来说,最佳的解决方案其实是螺旋拧扭式套筒刺刀,但那普及制造的成本过于大了。
如今的圣联并不是造不起,而是要有取舍,为了这一个螺旋套筒去浪费大量产能实在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