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随着未来圣联十年大量冒出的机械工程师和加工工坊,螺旋套筒很快就能出现并普及。
既然螺旋式套筒做不到,于是机械贤者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提议,那就是用高精度的套筒替代一下。
霍恩还记得当场就有铳械匠认为这是脱裤子放屁,本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浪费,结果结论需要更浪费产能。
不过,作为圣联第一铳械贤者的海茉汀,却是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与其说是套筒精度提升,不如说是圣联在标准化浪潮的顺手为止。
因为对套筒精度的要求,不取决于套筒,而取决于铳管的标准化。
只要铳管标准化完成,对着铳管造套筒,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说来可笑,霍恩从四十年代就开始推行标准化零部件,直到五十年代末才算初步完成铳管标准化。
原先各个工坊产出的铳管,由于发条盒的特性,质量精度差个一丝一毫的不影响。
肉眼看上去十分标准,可套筒卡的就是那一丝一毫,自然就会出现有时能套上去,有时就套不上去。
本来这一丝一毫的差距需要很长时间去弥补,但好在莱昂纳多大贤者搞出了精密车床。
外加以太时钟提供的发条动力,这种精度的套筒终于能够批量制作了。
海茉汀这时又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配套的刺刀鞘,能挂在铳兵的腰上,不用时随时能取下来。
另外,套筒的口径能适配最新型号的后装坎尼狄,不用为不同的铳单独造刺刀,后勤压力也小。”
台下的战团长们彻底放下了心。
影鸦战团的战团长“凤凰”瑟洛米斯,干脆直接问道:“冕下,样品什么时候能发下来?
我们团下周正好要去碎石原换防,想带着样品去试试实战。”
“下周一开始,军械司会按战团编制发放。”霍恩笑着说,“不过实战时记得记录数据,回来反馈给军械司,咱们再根据实战调整。”
枢密僧侣们写完最后一笔,忍不住抬头看向霍恩:“这样一来,应对王庭的北路军,咱们就多了几分把握。”
“不止是北路军。”霍恩望着远处的机械工坊,目光变得深邃,“瑟法叶想模仿圣联,她算是选错了对象。
这次的铳枪兵改革,还只是个开始呢。”
众人跟着他的目光望去,却看到了机械工坊的尖顶,耳畔则传来了阵阵轰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