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搞不到钱,经济发展再好跟他也没关系!

「是不是觉得这当官的太不是东西?」

季师爷笑了笑,「告诉你,我们这县尊大人已经算很好的了。你可知我上次的恩主是如何弄钱的?义赈!」

「义赈?」

赵安心想这是好事啊。

还是想的太简单。

季师爷上次服务的那位江西县官,一年至少要搞三次义赈,表面是救济贫困的好事,实则藉机敛财,一次义赈下来少说都是万儿八千两入帐。

就这,还落得为官甚好的名声,老百姓夸,上级衙门也夸,结果一任未满就升知州了。

你说气不气人?

「你还年轻,许多事不明白,往后见多了自然就懂了。这官真不好当啊,朝廷每年给县令的俸禄和养廉银就那幺点,县令这边上下打点的各项开支却是以万两计,」

季师爷以一幅过来人的样子提点着赵安,「就说我们这位县尊大人吧,去年光是给制台大人就送了一万一千两,抚台大人那边送了九千两,藩台大人是七千两,臬台、学台各送五千两,府台那边三千两...

光这些给上面诸位大人的孝敬就足足四万两,还不提给京里的打点、本县各项开支、朝廷收取的钱,你说这没钱怎幺弄?」

制台就是总督,抚台便是巡抚,藩台说的是布政使,臬台指的是按察使,学台是管学政的。

都是一省坐在桌上讲话的巨头,也都是要喂饱的存在。

各种帐一算,作为最基层的县令可不就得变着花样弄钱幺,要不然这官他能当下去?

连带著作为师爷的季伯昌、作为衙门临时工的赵安,都只能围绕一点开展工作。

那就是不遗余力的帮县太爷弄钱。

谁弄的钱多,谁的功劳就大大的。

还有什幺好说?

赵安捏着鼻子就去制布行会送文件,任你经济发展的再好,县尊大人得不到好处,那就是所有人都没好处。

未想,制布行会的负责人还是个头铁的,一见文件让他们制布作坊每家最少要交五百两验货费,当场就撂下狠话:「这事府里知道吗!要我们制布坊交钱也成,须府台大人发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