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看样子,这是工程正式启动了。

许是民夫们干活声音有点大,县尊听了嫌烦便走到窗户前随手将窗户带上,转身时随口对赵安道:「制布行的事你要抓紧了,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眼下县里银钱紧张,多一些进项也能减轻些百姓负担。」

这话听的赵安那是极度讽刺的感觉,尤其县尊大人还是一脸的认真样,好像说的就是内心的真实想法。

「回县尊话,学生打算过两天就着手此事,暂定先授予名优产品十家,驰名商标五家,若此事能成,可为县里筹集七万余两。」

赵安的定价是没有问题的,名优产品听着就不及驰名商标有牌面,价格自然要打折。

只授予十五家荣誉称号,则是保证认证司后续还有大量业务,不至于忙活完这一笔就被县尊大人给裁了。

细水长流的道理,赵安必须要懂。

县尊大人显然也懂,不仅懂甚至都已经想好搞完制布坊再搞其它行当,争取离任前把县里所有大商户们都刮一层油下来。

所费不过一块匾额,何乐而不为呢。

自己也快到致仕年龄了,再不想方设法弄一笔巨款去竞争更高的位置,说不得只能乖乖回家养老。

吏部那边每年定期都有「大捐」和「小捐」出售,虽然给定的各省官职价码不同,但富裕地区的知州少说也得七八万两,知府更得十五万两起步,还不包括给各级上官的打点。

总的一算,县尊大人想给自己买个知州干干怎幺着也得要个十来万打底。

他能不急幺!

也怪他命不好,赶上乾隆五十五年,这要早生个三十年那官职就便宜许多了。

要知道乾隆爷早年那会,一个四品实权道员只要一万大几千两,知府也不过一万小几千两,买个知县最多五千两,跟现在的价格比简直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