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和扬州话皆源于明朝时的江淮官话,额其纳祖上又是一百多年前就迁到江宁满城居住,百多年下来可能还保有满洲人的风俗,但口音这一块却与当地汉人早就融合了。
「谢府尊!」
赵安起身时看到自己给丁县令写的报告就搁在知府大人旁边的桌子上。
「这份文书是你写的?」
问话的是一个看着有五十多岁的老先生,此人是知府请的钱粮师爷,姓夏名万福。边上另一位年纪小一些的则是刑名师爷,也姓赵,单名一个庆字。
都是绍兴人,没跑,口音在那。
赵安看了眼夏师爷手中的文书如实道:「回先生话,此文书确系学生所书。」
夏师爷听后微微点头,继而颇是好奇:「你什幺功名?」
「学生尚无功名,只是童生执照。」
回这话时,赵安有些诽谤:怎幺动不动就问人学历的,烦不烦。
刑名赵师爷笑着插了句嘴:「那你在县里做了几年?」
赵安中规中矩道:「回先生,学生是今年刚进的衙门,算下来不到半年。」
「不到半年?那倒是无师自通了。」
赵师爷有些惊讶,继而拿起桌上赵安写的材料对他道:「你这份文书写的颇是不错,府台大人和我们都很欣赏,你且说说你是怎幺想到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