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主子万寿献礼,别说花些银子,就是花座金山奴才们都是舍得的。」
和珅一边笑着引乾隆往前继续观看各省督抚所献寿礼,一边不无感慨道:「主子,古今帝王寿登八旬者只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三人,然这三人不是偏安之君就是未见五代,独主子乃大一统之君,而我大清统治于关内关外更是固若金汤,主子也是曾玄绕膝、五世同堂,由此足见主子是有大福之人,将来必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百岁帝君!」
「百岁帝君?」
乾隆哈哈一笑,对和珅说的这个「百岁帝君」很是受用,嘴中却不以为然道:「世间哪有一百岁帝王的道理?朕能活过九十岁就是上苍给朕最大的福份喽。」
「主子这般大福之人肯定能活到一百岁的,到时候奴才刚好六十岁,正好再服侍主子几十年。」
说话间,和珅将乾隆引到自己所献寿礼前。
乃是其与党羽工部尚书金简联合制作书写的《元音寿牒》、《宝典福书》,即将乾隆御制诗文中那些带「福」「寿」二字的诗刻成印章。
印章皆取用青田石,专门放置于方紫檀木雕龙纹宝匣中,为此和珅还找到精于装裱的兵部尚书胡季堂,命他将这两部寿牒用缂丝加刺绣的工艺做成书册两套,自己在每方印章旁写上诗文。
最终结果是不论印章、书法还是装裱材质都堪称当世一绝,乾隆更是爱不释手,把玩了好一阵方命太监将和中堂所献送入三希堂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