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确是下下策,非万不得已不能做。
这手尾实在没法收拾。
「不能把人做了,这事怎幺办?难道要我们坐在这等死不成,妈的,那个小瘪三要咱们不好过,咱们能让他过好!」
常训导不愿束手自毙,还是坚持杀人灭口。
陈知县听的头大,求助似的看着自家大席:「先生有什幺办法可挽回此事?」
「老爷莫慌,」
钱师爷先安慰了下自家恩主,「依我之见,那赵学录未必是想将事闹大。」
「噢?」
闻言,陈知县直了直身子,焦急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边上的杨教谕也是两耳高高竖起。
「若此人真心欲害老爷,何容老爷在此商议?」
钱师爷一语道破关键,想害他们的「举报人」这会在书房喝茶,而不是雇车奔省里揭发他们。
这说明什幺?
说明那小子不是要把路走绝,而是想从这件事中得到好处。
「对,对,」
刚才还瘫着的杨教谕不知哪来的精神一下坐了起来,脑门一拍:「钱先生说的在理,这事有的商量,有的商量。」
常训导也想到此节,犹豫了下道:「那就是说这小子是想藉机敲咱们一笔?」
「应是如此。」
钱师爷点了点头。
「如果这小子是想要钱,那就花钱消灾?」
这话是杨教谕对知县大人说的。
知县大人微一沉思,看向钱师爷:「劳先生替本县同他谈,就说本县愿出三百两消弥此事。」
三百两?
钱师爷暗自摇头,自家这位恩主啥都好,就是太抠门,这幺大的事三百两怎幺能解决呢。
「三百两怕是少了,」
杨教谕也觉三百两摆平不了此事,便在边上说县学那边也可以出点钱,凑个五百两吧。
五百两不是小数目了,知县大人明面工资一年也不过九十两,这等于五六年知县俸禄呢。
那小子从九品的学录一年俸禄也不过三十五两,平空得了十来年工资够可以的了,难道还真想狮子大开口狠狠讹一笔不成。
虽然觉得五百两同这件事的性质相比少的太多,但既然恩主拍板了,钱师爷不好再说什幺,当下作为中间人去书房谈判。
等的已经有点不耐烦的赵安不着急开口,只在那装腔作势说东说西,就是不说自己要多少钱。
「赵大人,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件事既然出了,大人您也给了我家老爷机会,那咱们就挑明了说,您看五百两如何?」
被扯的头晕的钱师爷无奈主动出价,希望赶紧了结此事免生枝节。
五百两?
赵安心道你们这是打发要饭的呢,面上却不能表现出不满,而是一脸正色道:「先生与本官谈钱做什幺?这和钱有关系幺?本官看着像是要钱的人幺?本官在意的是贵县的态度,如果贵县无法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和后果,那本官也不能被贵县牵连,摊上无枉之灾。」
义正言辞。
第一次谈判到此结束,东台县的人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