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谁让乾隆朝文狱是最大特色,入乡不随俗你玩什幺东西。

至于碰到高手,大不了双方默契约定不同时使用文狱这一核武器。

防止两败俱伤。

其实有件事赵安也心知肚明,就是老太爷八十大寿后基本就没文狱了,原因是老太爷年纪大了耳聋眼花话都说不清,别说看奏折费劲就是接见大臣都要靠和珅帮他转述传话,否则被接见的臣子连皇上说什幺都听不清,更休提猜出皇上想要表达的意思。

而和中堂又是反对文狱的,所以老太爷这回万寿节一过,大清的官员和读书人就不用再担心以文罪人了。

等五年后嘉庆上台,文狱便彻底扫入历史垃圾堆。

只这件事赵安知道,娄老师不知道啊,所以吓也能吓死他。

叫你搁这装清高看不起人!

软的不行咱就用硬的,纵使老小子今天没吟诗,就不信他不写字。

但凡你写字,总能抠出你的把柄来。

要不然,民间哪来那幺多吃文狱饭的专业人才的。

「既是商量,娄大人也坐嘛。」

赵安一付有话好说的样子,语气也是能通融的。

娄老师不敢坐,兀自在那解释:「赵大人,我先前吟的那首诗绝不是大人理解的那般,」

「嗳,什幺诗不诗的,你我都是同僚,有什幺话不能说,又有什幺过不去的呢?」

赵安咪咪带笑起身将人娄老师给按着坐了下来,随手又将那张二百两的银票塞在对方手中。

出于本能娄老师还要推辞,却被赵教授一个你别不知好歹的眼神给震了下,颤颤微微的将银票小心翼翼叠好揣进袖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