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凡苏北百姓过了这座大桥便有回到家乡的亲切感,哪怕家乡离着还有二三百里。

反之,则就生出背井离乡之感。

渡船到了后,童训导安排车夫将马车赶上船,因赵安一行是官员,不需船老大发话一众过江的乘客也是自觉“礼让”。

可能是赵安这个官太过年轻,引得不少乘客好奇观望,童训导见状便要吩咐护卫斥责百姓无礼,却被赵安笑着制止:“为官者不扰民也。”

独自立在船头感受大江浩瀚之感,诗兴是有,就是作不出来。

就算能作,大抵也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平。

江阴和靖江隔江对望,过江即是江阴县城。

百多年前,此地爆发了有名的“江阴保卫战”,让后世无比敬仰的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公带领全城百姓率先打响江南抗清第一枪,于城中没有任何援兵的情况下足足坚持八十一天!

此役,清军出动后来被封为亲王的博洛、尼堪,及降清汉奸孔有德等数万之众。

面对数万清军,江阴百姓浴血奋战,青壮男子死光,老人孩子出来,后来就连监狱的囚犯、妓院的女子也上城助战。

直至城破,江阴全城百姓无一退缩,无一逃跑,无一乞降,举城殉节,最后仅十三老妇护七岁以下三十八名幼童幸存。

七岁以上皆就义。

有江阴不知名女子死前留诗云:

“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

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悲哉,壮哉!

省学政衙门通知赵安七天报到,赵安却提前三天赶到,倒不是为了去祭祀三公,因为这是非法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