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是他被胡高望拿入狱中是和中堂上报的,这跟赵安猜测一致。
第二件事是皇上调胡高望进京任职,是不想这位老宗师在江苏指手画脚。
“据我所知,赵大人在扬州府学办借读的事已被和中堂稟於皇上知晓,皇上为此召见了本部堂官,询问此事意见。”
说话间,明禄挪了挪屁股。
招待所的公车內部空间有限,他个子高坐著时间长了不太舒服。
赵安好奇道:“部里怎么说?”
明禄没直接答,而是笑著反问一句:“如果赵大人是本部堂官,那赵大人如何就这事回对皇上?”
“.皇上能为这事专门召见堂官,自是皇上有意推行借读,我们做臣子的理当支持。”
赵安的立场非常鲜明,老太爷说啥都是对的,做啥都是好的,做臣子只有执行再执行这一途。
嗯,谁是老太爷,他就支持谁。
“赵大人猜的不错,皇上是想將借读一事於各省推广,不过朝中也有不少大人反对,所以皇上打算让你们江苏先做”
按明禄说法,江苏这是要成为教育產业化的试点,而这个试点工作就由借读一事的始作俑者赵安来推进。
因为扬州府学办的確实不错。
最⊥新⊥小⊥说⊥在⊥⊥⊥首⊥发!
不然,老太爷不可能再一次突破规矩赏赵安个督学委员差事的。
也就是说,赵安接下来的工作不是別的,就是把教育的油水榨出来,越多越好。
“只要赵大人把这件事办好,或许哪一天在下在部里见到大人都不稀奇。”
明禄这话显然是场面客气话,赵安在江苏乾的再好也不可能提拔到部里任职的,最多升个一两级。
“那就承明兄吉言了!”
赵安脑子在转,正想问问明禄朝中都有哪些官员反对借读一事,前方传来车夫“吁”的一声,却是到驛站了。
当下与明禄下车,有驛兵见赵禄身穿七品官服忙来询问何事,待知是来拜会京里来的全大人,忙引赵安二人过去。
全大人是从四品官,住的肯定是驛站上等房舍,外面还有几名隨从守著。
通稟身份后,赵安一个人入內见的全大人,发现这位全大人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相貌看著十分忠厚那种,典型的国字脸,非常有气质,看著像是能做大官的。
手上还戴了个绿宝石戒指。
“下官赵有禄参见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