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一斤盐最高能卖到六十几文。
乖乖,难怪说盐商富可敌国,真不是虚的。
而且这两百二十万是官方配给,私底下又超发多少呢?
当年两淮盐引大案的涉案金额可是一千六百多万两,等於在官方配额外增发了上百万张盐引,难怪老太爷被气的蛋都散了。
好奇之下问吴主事这两百多万张盐引到底发给哪些人了。
其实也不用问,答案明摆著,除了盐商还能有谁。
准確说是八大盐商,为首的是个叫黄均太的人。
据吴主事说,黄均太每年固定拿八十万张盐引,其余一百四十万张则由另外七位大盐商平分。
马学正点了点头:“我听说这位黄老板吃一碗蛋炒饭都要五十两银子,修个园子了六百多万两,嘖嘖,说黄老板是咱们大清首富都不为过。”
首富?
赵安若有所思,他这四千张盐引跟八大盐商比起来就是个笑话,但是做人得有梦想,他兴隆號將来未必不能做大做强。
只要他能把盐政衙门跟內务府搞定。
这事不急,先定一个小目標做起来再说。
“別看盐商们风光,实际也苦,这些年来光是军需报效咱们扬州城的盐商就捐了四千多万两,长芦那边才两千多万两.”
吴主事跟盐商接触多,了解情况也多,在那端著酒杯唏嘘,说这些年来盐价之所以不断上涨,就是因为盐商不断被朝廷要求捐输,这才將捐输成本摊到盐价里去了。
说话间打了个酒嗝,好心对赵安道:“赵大人亲戚之前贩过盐?如果没有的话,光有盐引可不行,得找个运商掛靠,要不然盐运不出来的。”
运商,就是专门负责运盐的商人,有专门船队和一套人马。
不过赵安这边有最大的物流集团青帮,倒也无须跟运商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