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问的是实在话。
石掌柜忙道:“好处多了去了,首先大人当了奴才,大人的子孙后代就都是奴才,比民人高贵著呢!”
“.”
这个好处被赵安直接忽略,將来要么债主死全家,要么他死全家,没中间路可走。
石掌柜又道:“有了包衣身份,大人今后选官时吏部会优先授官。”
“这个好!”
赵安眼前一亮,“那还用钱了么?”
石掌柜轻咳一声:“该的钱还是要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了包衣这个身份相当於赵安在银行拥有大客户待遇,但该送的钱还是要送的,只是有优先交钱权而已。
別小瞧这个优先交钱权,那可是多少排队候补盼也盼不到的好处。
“有了这个包衣身份,大人今后在本省官场必將如鱼得水,只要是咱们內务府出来的人都会与大人交好.”
这个好处应该是“抱团”的性质,內务府包衣出身跟科举、八旗翻译、笔帖式、侍卫、捐官一样都是清朝的正规做官渠道,因为地位特殊原因包衣出身的官员们自然就要互帮互助,不然肯定要被其它渠道的官员打压。
“.这么跟大人您说吧,咱內务府干的差事都是前明太监们干的,刘谨、魏忠贤大人知道吧?那都是咱们的前辈!”
石掌柜越说越形象了,一拍脑袋,“差点忘说了,皇上还专门派太医到扬州来给大人疗伤呢,有这两件事在,本省官场哪个还敢怠慢您赵大人!”
嗯?
赵安精神头子上来了,二话不说朝著北方屈膝便跪,“咚咚”三个响头:“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老太爷,奴才什么时候能给您老来上一刀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