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91章 大人,您很缺钱?

抚台大人一年法定工资是155两,另给禄米155斛。

一斛为五斗,一斗米约十五斤,也就是说另外再拿一万多斤米。

两样加一起工资大概不到300两。

不过工资和福利看著虽低,但巡抚每年养廉银有12000两,此外加上三节两寿、红白喜事、冰敬炭敬什么的,一任巡抚下来起码也有几十万收入。

所以,八千两怎么可能让抚台大人跟被送了温暖似的呢?

答案在於抚台大人实际很穷。

没办法,外面欠的债太多。

不是欠別人的,是欠老太爷的。

抚台大人很倒霉。

任浙江巡抚时清查府县亏空有八十八万两欠银,米七十四万石有奇,朝廷规定下属亏空过多上司有连带偿还责任,结果抚台大人就背上了將近五十万两的债务。

这笔债明面上是老太爷给宽免的,实际是抚台大人跟內务府借高利贷还上的。

过两年老太爷南巡,两浙盐商捐输六十万两用於修海堤,这笔钱老太爷一个子没拿全给抚台大人用於搞工程,只是两三年下来工程连动工炮都没放过。

问题是钱没了。

这帐自然算在抚台大人头上,谁让他不严格落实財政预算制度的,而且对工程相关人员监督不利。

加上前番借的高利贷,这就欠上百万两了。

老太爷倒也心软,让抚台大人分期偿还,怕他还不上又给调到山西当巡抚,再给迁阿克苏办事大臣,后移叶尔羌参赞大臣。

为啥给安排在西北任职三年,那地方不是穷么?

原因很简单,当时西北正用兵,后勤这一块有油水,而且皮毛生意也能挣大钱。

老太爷心跟明镜似的。

与其油水被不差自个钱的官给贪了,不如给欠自个钱的,反正最后还是得回到朕手里。

这叫经济的辩证法。

几任官做下来,抚台大人收入还行,就是还差了三十多万两,没办法,老太爷只好把他又调回富裕的浙江。

不然,这债何时能还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