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高主事学歷很高,乾隆四十八年二甲进士出身,实习期满后直接分配在都察院工作。

属真正的清流。

其所在的吏房是都察院的核心组成部门,掌握御史及本衙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通常任满考核优秀的话,有极大概率能升任正四品的左右僉都御史,即便不能升任外放出去也是从五品的知州起步,亦或调至六部任郎中,打熬个十年左右,通常都能成为重要官员。

是汉官清流仅次於翰林院升迁的好岗位。

高主事这次代表都察院来扬州除了给新晋巡漕御史赵有禄办理入职手续外,也是过来“考察”赵有禄这个人的。

是左都御史纪昀大人的意思。

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堂官,满左都御史是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的舒常,其与阿玛舒赫德图形紫光阁並列平金川前五十功臣。

与六部一样,堂官都以满为尊,汉为次。

纪大人对“扬州出了个赵有禄”十分感兴趣,加之和珅对这个赵有禄不遗余力的栽培,就更让纪大人对赵有禄產生好奇。

本来双方工作没有交结,但老太爷突然让都察院给赵有禄授一个巡漕御史的兼职,这就使得纪大人就成了赵有禄的直接上司。

作为直接上司,纪大人当然得对这个在老太爷那里颇红的下属格外上心。

要不然马屁都被这小子拍光了。

赵安之前问过抚台大人身边的吕先生当以什么规格接待都察院工作人员,吕先生给出一个很重要的意见,那就是高一档。

这个“高一档”是在常规红包基础上提一档给,赵安听取了这个意见,但不是高一档,而是高了三档。

送了这位高主事整整一千两的红包。

带来的两位隨员则各给一百五十两,护卫四人每人则是八十两。

这钱不是赵安私人出的,而是走的府学公帐,是可以正式报销的那种合法礼钱。

“清流”只是说在监察部门工作的人员身份清贵,於朝中事务有很大发言权,但这不意味“清流”不收钱。

京官本就不比地方官富,这清流日子更难过。

像高得银这种考上进士被分配在都察院工作的“清流”收入其实是很低的,平日还得经常跟同事、同年、同乡吃饭聚餐,又得参加各种诗文会扩大人脉,每年光“社交”开支就得二三百两。

而高主事的实际工资一年只有六十两,养廉银也不过八百两,再加上不时要寄钱回老家奉养双亲,自家生活开支,以及时不时招待来京打秋风的穷亲戚,一年下来兜中基本不落钱,甚至还要借钱过年。

所以,清流官员也是京师当铺、钱庄常客,“银行们”都愿意做清流的生意。

去年老家一个地主遇到麻烦事请高主事帮忙,高主事便写了封信给老家知县。老家那边知县收到高主事的信自是给这位清流面子,立即出面替地主把麻烦事给解决。

为此,高主事获得地主回报是150两白银,乐的他当天晚上就偷偷换了便服跑前门胡同快活了一晚。

其实那位地主遇到的麻烦事当地的举人也能办,但付出的代价要远高於进士,因为举人得赔著笑脸去见县里的实权人物,要请客吃饭走流程,整个一套下来没个几百两根本不行。

然而像高得银这种进士出身的京官,只需一封信就能搞定。

属物美价廉,那地主当然请他帮忙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