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赵安的通报,知府大人对案件总体是持肯定態度的,只是对一事有些不明白,就是生擒乾隆可以理解,擒贼先擒王嘛,可活捉和珅几个意思?
赵安解释道:“据反贼交待,他们认为和珅是助紂为虐的大汉奸,所以必须诛杀。”
府台大人身边的谢师爷听后不可思议:“和中堂明明是国人,怎么成汉奸了?”
赵安给出的解释是反贼都是帮愚民,哪知和中堂老姓钮祜禄,只以为和中堂姓何名珅。
解释相当合理。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其实赵安是在拍马屁。
拍和珅的马屁。
“生擒乾隆,活捉和珅”这句口號听著叫人来气,但静下心来细想,和中堂铁定会感到十分荣耀。
是一种表面否定,实则肯定的雅屁。
折差是各地驛站专门递送奏摺至京的人员,沿途换马不换人,確保奏摺能在最快时间送到御前。
但就算如此,赵安的摺子抵京时已经是腊月三十,也就是除夕夜。
京师各大衙门政务早在七天前就全部暂停,唯一还在运转的衙门就是收受各地奏摺以及军情的通政使司。
不过一般奏摺通政使司都会压著等年后再递,除非十分重要的奏报。
造反,属於重要奏报,因而第一时间赵安的摺子就被送到了军机处。
军机处肯定是要运转的,只不过定下轮值制度,通常是一满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