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见马副校长態度端正,赵安不由意味深长道:“你的心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我们为官之人除了多磕头、少说话,也要注意影响。能够避免的麻烦要提前避免,不然將来万一有什么不顺的地方,这些事弄不好都会成为我们脖子上的绞索。”

“明白,下官明白!”

马副校长一边点头,一边警醒自己赶紧把名下的那些东西过户到亲戚名下,免得真出了事叫人家查出来一锅端了。

这竟是悟出狡兔三窟的道理了。

对满楼,赵安是满意的,遗憾的是不能掛牌。

如果掛牌的话,全称应为“钦命巡漕御史、江苏督学委员衙署”。

一听就比较大气。

只是这两个职务都没有资格拥有独立衙署办公,就算有,理论上一个应在淮安,一个应在江阴,跟扬州八竿子打不著。

这就是兼职太多,本职却太低的缺点。

初六这天请的客人是马副校长排的名单,主要是扬州地方大小衙门的主印官、佐贰官,包括各机构的主事官。

反正扬州城八品以上的官员都收到了赵御史专门送来的请帖。

不是赵安铺张浪费,而是官场规矩。

平日不请可以,大过年的一定要请的。

不仅赵安请,別的官员也在请,前天赵安就去吃了知府方大人的酒席,昨天则是巡盐御史郑博文请的。

按品级权力排的话,其实第一个应该请的是两淮盐政阿克当阿,不过阿大人年前就回京跟老婆孩子团聚了,最快也得元宵节后才回来。

这个不违反制度,因为衙门封印期间不是地方主官的官员们,是可以走亲访友的。

盐政衙门本就独立於地方官府体系,且管的又是盐业相关事务,不涉及地方具体,阿大人这位財神利用年假回京一趟理所当然。

要知道阿大人可不是空手回去的,听说装特產的船只就多达二十余艘,到了京里还不知给王爷大人们上贡多少。

哪一块都不能落下的。

与其说阿大人是利用年假回京探亲,不如说是京里的关係户们等著阿大人来送礼。

从三品的两淮盐政“轮空”,那么第一个请吃饭的自然是正四品的知府大人了。

同为七品官的巡盐御史郑博文排在第二,是因为他这个御史也是代天巡视的意思,不是同知、通判、知县这些地方官能比的。

赵安作为新晋巡漕御史自是排第三,恰好有了办事处,索性就大操大办。

毕竟,过年请吃饭可以说是官员之间的一次情感交流,也可以说是各大衙门趁这机会互相碰个头,大家熟悉熟悉方便今后开展工作。

表叔王德发一家没请,一是他们不是官,二是因为大年初一一整天赵安都是带著婉清在表叔家过的。

婉清也懂事,执行的是儿媳妇礼,一点也没因为自己是知县孙女摆架子,赵安看在眼里自是高兴,晚上例行公事的时候特意延长了五分钟,以示奖励。

带给表叔的礼物不算多贵重,另外给表叔、表大妈各封了一百两红包,又封了个五十两红包给表哥的儿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