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写完,封好唤人快马发出。

“老师,白莲邪教之所以无法禁绝,乃是其擅於蛊惑流民,学生以为若能及时安抚流民,使之恢復生產,又有几个流民愿意背井离乡追隨那白莲教。”

娄老师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打击白莲教固然重要,但解决淮北地区的流民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否则,那流民一日不能回乡耕作,便一日都是潜在风险。

孙士毅微微点头,嘆了口气道:“大真所言甚是,不能使流民安定,便是治標不治本。只当下吏治腐败,基层粮书小吏肆意盘剥百姓,地方官只顾捞钱不问百姓疾苦,长此下去,难保不出大乱。”

言罢,將自己有意全面整顿两江吏治一事给学生透露了点。

娄老师听后心中一动,忙將袖中迭好的“十不准”取出:“老师若欲整顿吏治,学生以为这十不准或可派大用。”

“十不准?”

孙士毅好奇接过,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条就是今后一律不准用衙门公帑购买外面任何私人物品。

“除例行迎来送往,任何人不准接受外面宴请,也不准將个人在外面吃喝费用拿到衙门报帐。”

“不准將衙门的公车拿出去私用。”

“不得为任何人请託说情打招呼。”

“.”

十条看下来,总督大人一脸惊喜:“好个十不准,若官吏皆以此为准则约束自身,吏治岂能不清明!”

歷来整顿吏治都是派出御史巡察,或责令上官严加看管,或鼓励百姓揭发,从未出过如此细则供各级官府执行,以致整顿效果甚微。

风头一过,那基层官吏依旧我行我素。

今若能以此“十不准”作为官吏的行为准则强制推行並行考核法,基层吏治定能焕然一新!

兴奋之余当即询问这“十不准”从何而来。

娄老师忙道这“十不准”是他外出时听城中百姓所说,乃是新任江安粮道对衙门属吏的约束规定,因觉这“十不准”条条命中基层官吏弊病,故而抄录一份带了回来。

还將赵安带一口铁棺材上任,搞什么粮道为民日,衙门向百姓敞开等事给老师说了下,目的是加深老师对赵安的印象。

“江安粮道衙门?赵有禄?”

孙士毅怔住,那赵有禄他再了解不过,靠著主动缴纳议罪银被皇上连升五级,更被和珅列为典型“宣传”,后来也不知皇上怎么回事让赵有禄督粮道。

这事他还有过质疑,怀疑是福长安听错了,奈何和珅確认皇上的意思就是如此,无奈这才命吏部给办的任职手续。

这么个人,能搞出“十不准”?

和珅用的人,他能是清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