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你是?”

总督大人盯著对方胸牌一头雾水。

那年轻人见怪不怪道:“在下本衙典史周朝山,也是今日本衙当值导办员,几位若是办事的话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如此可以询问在下,在下必將为几位一一指点,省得几位跑来跑去的。”

“噢,”

娄老师恍然大悟,继而上前低声道:“不知导办门包多少?”

“门包?”

周朝山赶紧摇头,“本衙赵大人上任之初便定下不得收受门包规矩,在下若收取几位门包,明日几位怕是就看不到在下了。”

不要钱?

娄老师和总督大人对视一眼,俱是吃惊。

须知门包陋规乃朝廷允许官员的合法进项,莫说四品道台,就是二品抚台、一品中堂这门包也是照收不诲的。

那富裕地方的县令有的门包一年能收上万两,穷县一年也能有千两。

这钱,收著一点都不烫手。

未想,赵有禄竟连这不烫手的钱都不拿,当真是叫人刮目相看。

如今这大清,不收钱的官员屈指可数啊。

纵是总督大人都做不到。

“几位是?”

大门又有人过来,周朝山只得催问一句,若几人不是办事的话他得去招呼新来的人。

没办法,新来的赵大人定的规矩太多,他们这帮属吏要不照规矩做的话,轻则罚钱,重则革除。

为了饭碗,大伙只能先忍著。

不过那赵大人有一点好,就是虽然这不准那不准的,却给衙门直属机构大小办事人员涨了三成工资。

虽说涨的这三成工资比他们平日收取的好处少得多,但毕竟是“合法”收入,拿著心安。

而且经赵大人这么一折腾,別说,粮道衙门倒成了江寧百姓口中的好衙门,连带著对粮道衙门的人都是客气的不得了。

那种发自肺腑的尊敬和客气,粮道衙门的人是能体会得到的,以致出门在外都是腰杆笔直,倍有荣焉。

娄老师忙道他们是来諮询米贴事宜的。

“那你们去东边第二间值房,里面的人会告诉你们的。”

周朝山笑著点头,径去“接待”新来的群眾。

也不知赵大人为何喜欢把百姓称为群眾的。

几次开会都对他们强调群眾无小事。

这边娄老师陪著总督大人去了那办理米贴的办公室,进去发现里面有两个书办在办公,不等他们上前询问,其中一书办就起身热情接待。

从头到尾脸上笑容不绝。

諮询结束,那书办竟拿出一张表格让几人“打分”,说十分最高,一分最低。

“分数越高,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分数越低,则说明几位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那样我们就要改进,爭取下回让几位非常满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