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66章 藩台大人又乱想了

客船过江停靠的码头极其热闹,跟个大集似的,卖什么的都有。

此地属镇江府,还需一日路程才能到江寧。

从扬州去江寧有两条路可走,另外一条是走仪征六合至浦口过江。

国初清军过江就是走的那条路,曹振鏞一行因是走运河过江自是没必要兜到六合去。

上岸后,謨尔賡额就被各种叫卖的小贩吸引,本就年纪不大的他了几个铜子买了包不曾吃过的点心要分给曹振鏞。

曹振鏞笑著不用,四下看了起来,都道江南好,这江南还真是好。底层百姓的面貌看著比其它地方要精神许多,商业气氛也浓,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反观北方的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区,多数男子都是赤裸上身劳作,瘦弱可见肋骨,一家子七八口人挤在低矮土屋中,出门都得轮流穿裤子,大部分百姓家中甚至连饭桌都没有,只能蹲在锅边上进食。

条件那叫一个脏乱差。

“食糠秕、啃树皮”现象即便不是灾年也很普遍,地方经济和商业活动也是有气无力那种,与江南地区的活跃状態形成极大反差。

若以淮安为分界线,则淮安以北可谓穷困潦倒,淮安以南则无比富庶。

这让曹振鏞很是感慨,然而曹学士感慨更多的不是为何其它地方百姓活著比死了还累,而是感慨投胎在江南才是好命。

起码,饿不死。

一同过江的乘客有的在码头停留买些吃食,有的则已经上路继续旅途。

先前那个说皇帝有私生子流落民间的妇人则与同行之人在码头一家“中介行”询问什么,看样子是找活乾的。

江南地界凡交通要道都有各种牙行设有“办事处”,目的就是方便招工。

招工的最大来源是常州、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作坊,作为清朝出口最受欢迎的產品,纺织业儼然就是清朝第一工业,江南各地从事纺织业的工人起码有上百万。

一个江寧织造衙门,一个苏州织造衙门就能看出纺织业於大清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因急著去江寧密访,曹振鏞同謨尔賡额只在码头做了短暂停留便继续上路,然而二人不知道的是他俩前脚刚离开码头,先前一同渡江的乘客们就神奇般的又回到了船上,然后船老大拿出一袋碎银子和铜钱便给眾人分发起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