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69章 停止工作,接受调查!

真人真事。

赵安承认自己有演的成份,但同时也可以拍著胸脯说他的確给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

比如眼前这个老妇就不是他请的剧团演员,而是真实群眾。

赵安在接待期间得知老妇的儿子是在粮库搬卸时不慎被粮袋砸伤死亡,接连两任库大使都不予处理,也没有赔偿,更没有上面官员过问此事,导致老妇的儿子至今尸体都在棺材中无法下葬,因为买不起墓地。

其实这件事赵安完全可以不用管,清律没有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只说官办工程发生伤亡事件的,监管官员需受笞刑和降级处分;民间僱工伤亡,僱主承担相应民事赔偿。

老妇之子是在粮库搬粮受伤死亡,僱主是作为官府的粮库,不符合民间僱工伤亡赔偿条件,而官府对官办工程发生的伤亡是不负责赔偿的,只是对负责官员有惩戒。

也就是说即便赵安依法办事,老妇也得不到赔偿,他只能对江寧库相关人员做出笞刑或降级处置。

但这样做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接待时还得知老妇为了这件事曾到江寧其它衙门也反映过情况,结果无一不是被没有管辖权搪塞回来。

不能怪这些衙门,江苏的官的確管不了安徽的事。

道台接待日是赵安为了解决粮食系统內诸多问题专门设置的,不是做样子给百姓看的,所以这件事既然反映到他这里,那肯定要设法圆满解决。

因为他如果再不解决,很难说老妇会不会到更高级別的衙门反映问题。

如行政体系上的领导安徽巡抚衙门,业务体系上的领导漕运总督衙门。

哪怕事情是出在前任手里,且法无规定,但真让老妇到那两个衙门反映,於他这个现任官也是有些影响的。

尤其安徽巡抚朱珪是嘉庆的班主任,前不久刚刚在老太爷那给赵安上过眼药水,这要让朱珪知道此事,很难说朱老师不会借题发挥,给赵安扣上一个无能的帽子。

何况,他上个月顶著压力以督粮道名义行文淮北各地粮库,要求开仓放粮。

此事的执行者是在淮北地区巡视的通判郑符阳,关於淮北灾情严重的相关报告也是郑通判快马加鞭传回江寧的。

郑符阳的报告中指个別严重地区“寸草不生,举目荒凉”,“饥民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正是这些让人细思极恐的字眼迫使赵安立即下令放粮。

制度上,督粮道是无权下令开仓放粮的,督粮道管辖的粮库不仅是调节全省粮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各省用於賑济求灾的储备粮,需要由省级衙门统一调度。

真要放粮的话,程序上也是由地方官先报到府里,府里再报到省里,省里研究后再上报户部,户部奏请皇帝批准后再发文省里,省里再要求督粮道和地方予以落实。

整个流程下来,最快也要25天左右,而等灾民拿到粮食,则恐怕得一个月以后了。

交通和通讯水平以及官僚的执行效率摆在那。

事实上,赵安完全可以不管安徽灾情,毕竟他只是粮食厅长,不是安徽巡抚。

真饿死大片灾民,闹出民变什么的,也是安徽巡抚朱珪首当其衝,他这个粮食厅长私底下做些小动作拖一拖的话,弄不好就能让朱珪直接下台。

但,赵安没有这么做,也不耻这么做。

这么做,与前明的东林党有何不同。

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百姓利益不顾,这本就是赵安极为唾弃之事。

诚如他给通判郑符阳的信中所说,“仓粮再重也不及百姓命重”,天塌下来由他这个道台大人一力扛之。

於是,在没有省里公文同意情况下,赵安下令淮北、淮南大小粮库13处统一放粮给百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