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五河位於与凤阳接壤的泗州境內,该地也是这次旱灾的重灾区。

一路过来,曹、謨二人便发现沿途河流大多枯竭,一些河道甚至完全断流,此时已是四月,若老天爷再不下雨,隨著天气逐渐变得酷热,灾情將变得更加严重。

要说地方官们在天灾下毫无作为也不属实,只这种涉及大半个省份的旱灾仅靠地方官组织的自救,对於灾情而言无疑杯水车薪。

若灾情继续持续数月,即便朝廷大规模调粮賑灾,因灾而死的百姓人数也將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乾隆五十年同样是旱灾,这场大旱席捲河南、河北、陕西诸省,导致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

事后地方上报死亡人数是180余万,朝廷认为这个数字不可信,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达到千万。

考虑毕竟乾隆盛世,一次灾情就死上千万人显然是对盛世的极大抹黑,因而朝廷並未彻查死亡人数,关於这场华北大旱的相关奏报也密档封存。

事实上河南不少地区因这场旱灾已经变得极为凋敝,很多村庄变成无人居住的无人区。

安徽现有人口两千多万,八成地方受旱灾影响,如果这次灾情同六年前华北那场大旱一样发展下去,曹振鏞估计安徽死亡人数绝对不会低於二百万,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加之途中听说旱灾去年就已显出跡象,但各级地方官员对此都没有做出有效应对,不禁对朱珪这位清流名臣的治理能力產生些许疑惑。

救灾不如防灾的道理,朱珪岂能不知?

是地方官瞒报,还是地方官报了朱珪这个巡抚却没有重视?

带著疑惑,曹振鏞同謨尔賡额继续前往五河,二人渐渐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他们从江寧往北走时,路上到处都是结伴出来逃荒的灾民,但越往灾区走,出来逃荒的灾民反而少了。

很快,二人就从一借宿的老乡口中知道了原因。

皆是那被安徽巡抚朱珪摘参的督粮道赵有禄之功!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