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经歷司,藩台衙门常设科室还有著负责审计財政的照磨所,负责覆核刑名案件的理问所,另外则是管理藩库的库大使。
这些要害岗位赵安肯定要一一换上自己人,只不过他现在都没上任,而且安徽现在情况复杂,也不合適一上任就搞系统清洗,得慢慢来,动作不能太大。
给老宋內定的知州是六安州,这个州很穷,却是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重要交通枢钮。
还有三年多白莲教就要在湖北举旗,赵安先前就计划提前布局,现在有了代理藩台的身份再不布局更待何时。
六安,就是卡住白莲教北上的咽喉,同时也是赵安“生事”的基地。
老太爷口諭救灾重要,但防乱更要紧。
安徽境內的白莲教赵安是必须予以清剿的,因为老太爷盯著呢,只不过他不打算把白莲教杀光,而是把他们往湖北赶。
赵安对白莲起义了解不多,不知歷史上安徽白莲教发展到什么程度,对后来的白莲起义又有什么推动作用,反正把人往湖北赶肯定没错。
群英薈萃也好,萝卜开会也好,別在安徽闹就行。
千恩万谢不用言表,老宋开开心心回扬州办辞职手续,赵安这边也没閒著,当天就召开粮道衙门紧急会议。
会议主题只有一个——救灾。
“同诸位想必知道安徽旱灾严重,今朝廷委我暂署安徽布政,予我立即前往安徽救灾,此时此刻,我心中全无升官之喜,有的只是对灾情和百姓的万分掛念.”
赵安手中拿的是三份公文,一份是隨升官旨意一同送来的户部急递《勘灾章程》、一份是自己前不久写的《賑灾条例》,以及一份將安徽各府州县以重灾、中灾、轻灾、未受灾標明的图册。
“凡粮道衙门所属各库在重灾区的,无论是常平仓还是水次库,全部就地放粮,粮道派专员到场协调地方官府一同发放。发放库粮时须防胥役冒领,可令灾民互结担保。”
“中灾、轻灾未受灾地区,则应於城外显眼处设立粥厂,水陆要衝、码头也要设粥厂,此外漕粮今年不再北运,就地调粮”
“.”
就粮食系统救灾工作进行系列指导后,赵安深情起身,环顾一眾工作人员竟是深深鞠了一躬:“安徽两千多万百姓的生死全在各位身上了,望各位以朝廷利益为重,以百姓为重,配合本官將救灾这场攻坚战拿下!”
眾人见状哪还敢坐著,纷纷起身表示一定不负藩台大人厚望,拿出十二分的干劲落实藩台大人的指示。
赵安满意,经他这几个月的整治,江寧粮道衙门的官僚作风明显少了许多,连带著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不管什么年头救灾,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鑑於自己要往安徽就地指导救灾,粮道衙门这一块赵安交给自己的岳父丁太负总责。
丁太只有秀才功名,又刚刚任职粮道吏员数月,哪怕女婿高升代理藩台,他这个岳父也是不好立即吏转官的。
自家老丈人,赵安肯定会照顾。
让岳父在粮道衙门坐镇监督粮食系统救灾,也是给岳父下一步升官做的铺垫。
等灾情缓减,就以岳父协助救灾有功为其举监,再在救灾有功人员名薄中添上岳父名字,多少也能混一个知县。
但是想让粮道衙门这个厅级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救灾这一块全身心投入,光鞠躬是不行的,还得有额外刺激。
赵安的刺激就是:“这次救灾,凡本衙表现优秀者,本官不吝破格录用。”
具体就是书办转吏员,吏员转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