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因为跨省查抄只能由刑部发文主导,地方是无权这么做的。

赵安不想福昌惹上麻烦,就得给福昌发一份正式文件,他这边再上奏老太爷强调对贪官污吏的查抄有助于缓减安徽灾情。

潜台词就是朝廷如果实在无法给安徽提供足够救灾粮款,那他这个暂署藩台只得动用特殊手段从特殊途径获取。

一个知府能查抄十几万两出来,把安徽官员抄个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估计都能抄出安徽一省的赋税总入出来。

按老太爷的尿性,只要不是让他拿钱出来肯定批准。

如此,就能规避程序上的违规问题。

为了救灾,一切特事特办。

李源书房里倒没发现什么大额银票和价值连城的古董什么的,只有两箱宋代的藏书。

赵安随手翻了几本便没了兴趣,推开窗户却见不远处的墙角系着一头黄牛。

好奇之余问房中某个配合工作的小吏:“衙门里怎么有牛的?”

那小吏朝窗外看了眼,陪着小心道:“回大人话,这牛是知府大人用来养身子的。”

养身子?

细问之下方知这凤阳知府特别好吃牛肉,所以衙门后厨常年备有活牛,现杀现烹,即使灾情如此严重,也不能误了知府大人这一喜好。

“倒是有胃口,却不知孟婆的汤有没有牛肉汤好喝。”

赵安轻哼一声,命人将这牛牵出去卖给城中富户换些粮食,继而便要去衙门的户房了解府库存粮情况,外间凤阳同知安德顺却一脸慌张的奔了进来,说是城中驻扎的凤阳营兵哗乱了。

营是绿营的一级指挥体系,一营兵约200到500人,主官为正三品参将,其下设汛,每汛兵30到50人左右,由正六品千总或正七品把总指挥。

营以上是协,一般由总兵或副将直接指挥,通常在千人左右。

再上面的标则是归督抚、提督直接指挥的亲兵,两千人左右。

从管辖兵力和品级来看,绿营官职通货膨胀的厉害。

如果说总兵是少将,那一个少将才直接指挥一千人,干的就是中校团长的活。

正七品把总和县令平级,却只能管三四十人,也就是一个连长的干活。

职权严重不匹配。

而寿春镇只是对驻防在安徽北部绿营的统称,总兵力六千余,凤阳地区的绿营兵则有三千人,但驻扎在凤阳府城只有三百多人的凤阳营,其他营兵都以汛的形式驻防在各处交道要隘和关口。

这也是绿营在全国的分布形式,相当分散,搁赵安前世理念就是这个县驻一个排,那个县驻一个排。

市里驻一个连或一个营,绝不会驻一个团。

如此兵力分布,真若出事不仅很难在第一时间调动优势兵力加以镇压,还容易被各个击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