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这个督粮道则负责本衙工作人员和直管各库人员工资发放,以赵安的法定工资和福利根本不可能把人员工资发下去,所以清廷就允许主官可以收取各类灰色收入用于衙门维持。
跟县令差不多。
若赵安允许下面人继续收陋规,他要承担的份额就会少,现在他不准便只能拿自己那份出来贴。
贴多贴少,清廷是不管的,发不出工资就是你主官无能。
至于官员们为此盘剥多少百姓,清廷也不管。
反正账面上好看,一个县几十万百姓就养名义上的几个官,可不是朝廷有德么。
实际上,一个县要养的吃财政人员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百姓负担远比想象的重。
赵安现在暂署安徽布政,不再是区区一个粮食厅长,摊子铺的太大,全安徽大大小小的工程都得他这个藩台拨款,藩司直属工作人员、外派工作人员、外包工作人员,迎来送往、重大事务拨款、科举考试拨款
没钱,能行么!
只能开源。
开源也不过两种方式,一是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通过税收提高财政;二就是大卖特卖,把一切能卖的东西折现变成钱。
就安徽这场大灾,招商引资谈不上了,只有卖东西这一个办法。
所以戴知州的提议就跟挠到了赵安痒痒窝似的,让他十分受用。
之前搞教育商业化本质上是卖学位,相对而言还是繁琐了点,哪有直接卖文凭来的实惠。
王亶望那家伙心太黑、胆太大,卖个几万张就算了,傻不愣几的揪着老太爷当葛优薅,一下卖出三十万张,他能不出事么!
赵安想的是报告要是获批,就先卖个五万张,弄个三百万两填填窟窿就行。
另外官职也要卖,六品以下候补的卖他一二百个,如此,少说也能凑个五百万两银子。
安徽的实际情况朝廷看在眼里,老太爷不可能跟他计较这几百万两银子的。
毕竟,他赵安是真心救灾,真心搞灾后重建,而不是把银子上上下下分了。
户部和吏部若有意见,可以,你们拿银子出来救灾!
没银子,这临时捐纳就得开。
不过这件事得跟心腹商量。
哪来的心腹?
刚刚从扬州过来的老宋。
老宋已经办理完辞职手续,如今只是个有举人功名的“在野人士”,赵安求贤若渴,聘其担任安徽藩司衙门经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