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户部把安徽的漕粮免了,江宁八旗吃什么?喝什么?

这不,永庆过来请总督大人给协调一下,看看是不是能从江苏和江西的漕粮解征份额截留部分粮食供给江宁八旗。

这件事孙士毅早就在办了,与户部的来往公文都有好几份,在其协调下户部同意将江苏今年漕粮应解份额的三成留给地方,江西那边则留两成,若仍有不足处则由两江总督府出面补足。

孙士毅想到的补足法子还是打安徽的主意,安徽受灾严重的地区是淮北,淮南灾情有限,所以他昨天就给代理安徽巡抚的布政使赵有禄发去公文,要求对方想办法替江宁八旗解决五十万石粮食。

对赵有禄,孙士毅是颇为欣赏的,其能从粮道跃升布政使,同孙士毅给朝廷的那份夸赞赵有禄清廉能干的奏折脱不了干系。

以致朝堂上有些官员还以为赵有禄是孙士毅的什么人呢。

要不然怎么会给出两江第一能吏的评价。

赵有禄在安徽所做所为,孙士毅肯定是了解的,不管是积极救灾还是以雷霆手段绞杀白莲教起义,又或是以遏必隆刀斩杀贪官糊涂官,都表明赵有禄这人不仅清廉,也具备地方大员的基本“素质”,假以时日或将成为大清整顿吏治的一把利剑。

故而,对于赵有禄上报的一些事项,孙士毅都是尽力予以协调办理。不管是赵有禄继续推行朱珪的团练政策,还是其拟将安徽绿营整改事项,总督府这边可谓“一路绿灯”。

总督大人和将军大人的会面地点就在总督府的小厅中,不劳永庆询问,孙士毅便将解决方案一一告知,听的永庆不住点头,连连称谢,对曾做过军机大臣的孙士毅也是极为尊敬,言行举止不敢有半点失礼之处。

公务说完,二人自是谈些其它事,谈着谈着,永庆就随口道:“不知制台大人可曾听说过那个传闻?”

孙士毅不解:“什么传闻?”

永庆轻笑一声:“关于安徽那位新上任的布政使赵有禄赵大人的。”

“赵有禄?”

孙士毅愣了下,“这赵有禄有什么传闻?”

永庆有些意外:“制台大人是真不知道?”

孙士毅淡淡道:“将军觉得老夫像是说谎的人?”

永庆忙摇头道:“制台大人怎么会是那种人,不过这传闻听着有些无稽之谈,也不知是谁传出来的,说赵有禄是皇上流落民间的骨血。”

“噢?”

孙士毅先是一怔,继而莞尔一笑:“这等荒诞之言怎么传入将军耳中的?”

永庆笑着道是府上一师爷告知的,他知道后派人打听过谣言是谁传的,但查来查去都查不出根源来,继而有些凝重说这谣言如今不仅在江宁传播,江南各地也都传遍了,说的有鼻子有眼,让人都没法怀疑。

毕竟,皇上当年六次南巡风流事是不少,这个朝野都是心中有数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