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全是差评更打击商家的了。
手段是阴暗了些,对学政大人的个人批判也不道德,但相比安徽乃至全国的反清大业,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徐立纲是清官不假,可他是满清的清官,维护的是满清的纲纪,天然站在赵安对立面。
这种清官越多,赵安的反就越难造!
给宣政处的指令就是不择手段达成目的,至于宣政处采取什么手段,他就不问了。
舆论的推波助澜之下,两台争斗这一事件也成了安庆官场茶余饭后的最热闹的闲话。
城南雅苑某宴席上,几位官员酒过三巡,话题便转到了近来最热门的“两台相争”事件。
盐法道崔大人抿了口酒,低声道:“听说昨日有生员去学政衙门闹事了,为首的是个廪生,说再不发廪膳和膏火银,就要联合全省生员公车进京。”
盐法道和督粮道一样都是从三品道员,产盐区的盐法道专管监管与缉私,非产盐区的盐法道则主管督销官盐与盐引查验。
崔道台于安徽座次位于四大台、兵备道、督粮道之下,乃第八把交椅。
盐道也是独立于地方官体系的,因而藩台和学台的争斗同盐道没有任何关系,崔道台自然是纯看热闹。
坐在对面的管粮同知马大人闻言不由摇头笑道:“学政平日自命清高,见我们这些实务官员总带三分不屑,如今好了,被赵大人一招釜底抽薪连衙门都快运转不下去了,也是可笑。”
马同知言语间对赵安这个藩台十分恭敬,没有其它原因,就因其是赵安的直系下属。
老太爷让赵安实任安徽布政使的旨意中并没有解除其徽庆池太道和督粮道的兼职。
而管粮同知就是督粮道的属员,于安庆专门负责漕粮转运事。
顶头上司的事,他马大人敢帮学政摇旗呐喊?
安庆府孙同知接过话头,好奇问道:“二位大人觉得徐大人会低头吗?”
崔道台放下酒杯,“嘿嘿”一笑:“不低头能怎样?赵大人手握全省赋税大权,又得皇上信任,徐大人虽然清流声望高,但这年头没有银子什么声望都是虚的.我看用不了多久,徐大人要么主动上书请辞,要么就得灰溜溜去跟赵大人赔不是,要不然他那烂摊子怎么收拾?万一藩司衙门再查出个什么账来,他徐大人届时怕是后悔都来及噢。”
“有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继续推杯换盏。
学政衙门后堂,独自坐在书房内发呆的学政大人面前茶杯空空如也,没办法,茶叶现在都得省着点用了。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推门而入的管家老陈见老爷面色灰败,不由心疼道:“老爷,您好歹用些饭食吧,已经两日没正经吃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