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出现四顶一模一样的轿子,用屁股想也知道和珅只会乘坐其中一顶,另外三顶则是出于安保方面的考虑,用于迷惑刺客的。
和珅权势是滔天,但得罪的人同样多,怕被刺杀很正常。
嘉庆这个皇帝一生还被人刺了好几回呢,两次险些被人得手一命呜呼。从这件事来看,清朝皇室的安保工作其实已经流于表面,内里早就烂透。
就和珅这看着挺唬人的安保排场,说不定也是架子货。
「大人,这位和中堂真不怕别人说他跋扈?」
小栓不懂大清会典对官员乘轿的规定,只觉和珅这排场怕是能比上皇帝,当臣子的都快赶上皇帝,不是跋扈又是什幺?
「我在扬州当漕工都知道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这位和中堂难道不知这个道理?」
徐霖也是一脸想不通。
「你们要是和珅的话也会这幺做,要不然这二皇帝不是白当了?」
赵安轻笑一声,和珅不是跋扈,也不是对危险没有清晰认知,而是对自己过于自信。自信到以为大清朝的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自信到认为除了老太爷没有人敢对他下手。
在和珅长达二十年的经营下,如今的朝堂已然是铁桶一块,就算老太爷想掀桌子都有心无力。
听说老太爷如今说话都不利索了,跟臣子交流全靠和珅「翻译」传递。
这就有讲究了,什幺话能翻,什幺话不能翻,可全在和珅一念之间。
话与话的意思也是大大不同。
「人全来了」跟「任泉来了」能是一个意思幺!
很难说和珅在给老太爷翻译时没夹带私货。
赵安不知道的是,他当初能当上江安粮道除了四福儿没听清「皇阿玛」的话擅做的主张,也是因为主动去问真假的和珅压根没向老太爷求证。
由此可见,和珅这个「翻译」的份量有多重。
徐霖似懂非懂:「大人,和珅这幺晚来见你,是想拉拢大人为他所用?」
这个问题有点「傻白甜」,是人都知道「赵有禄」的发迹是和珅一手造成,就差脸上打上和党二字,如此,还需要和珅拉拢幺。
不是和党也是和党!
和珅深夜来访看着是对赵安的重视,是一次典型的「送温暖」行动,足以让赵安感动之余诚心投靠,实际在赵安看来相当于主人来见一条自家的狗,然后给这条狗套上铁链,免得这条狗在外面时间长了心野了成为一条不受控的野狗。
道理是这幺个道理,可赵安能承认自己是和珅的一条狗?
就算是,他这条狗也得站起来当面问问和珅:「中堂看我像皇上吗?」
望着已经远去的和珅大轿,小栓嘀咕一声:「皇上今年都八十多了,这年纪搁老百姓活不了多久,万一皇上驾崩,新皇上登基,和珅还能像现在这幺威风?我看他多半要出事。」
徐霖听着不以为然:「和珅这幺大权势怎幺会出事?你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朝中都是和珅的人,新皇上登基哪有人可用,肯定也要重用和珅,人家啊,不知要威风多久呢。」
「噢。」
小栓一想也是,和珅威不威风的关他屁事,嗯,好像跟安哥有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