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过苏大人命好生了两个国色天香的闺女,一个给前山东巡抚国泰当老婆,一个给和琳的儿子丰绅宜绵当老婆。

凭着这层关系,老来转运的苏凌阿硬是从个处长飞升吏部尚书,成了大清人事部门的一把手。

当真是父凭女贵。

怎幺说呢,反正苏部堂对赵安这个新晋红星很是客气,毕竟赵安除夕晚会的表现他看在眼里,也知和珅对赵安刻意提拔。

大过年的谈什幺工作,收了赵安奉上的五千两年敬后,苏部堂捻着胡须勉励几句套话后就算结束。

下一个是工部尚书舒常,这人看起来像个老学究,话不多,态度很温和,像模像样的关心询问安徽的河道水利情况,暗示工部这边若有合适的工程款项可以适当向安徽倾斜。

翻译一下的话就是赵大人你得给朝廷上折子报工程项目,没有?

生造都没关系,反正军机处是和中堂说了算,工部是他说了算。

一百万两的工程款工部给你拨六十万两,这就是纯利润。

放心,舒部堂不会派人去检查你安徽有没有动工,工程进度情况什幺的。

是个明事理的人。

赵安心领神会,同样奉上五千两银票。

舒部堂推辞一下便收下了,还留赵安喝了一杯茶,算是给了不小的面子。

次日初三又去给其他几位大人物拜年,年敬统一都是五千两。

这些大人对赵安的来访都很热情,毕竟,一个简在帝心又深得和中堂信赖的年轻二品大员,前途不可限量,指不定哪天就跟他们平起平坐了。

一圈走下来,赵安虽然花了几万两银子,但感觉除了在福长安那里吃了苍蝇外,其它地方的投资都物有所值。

整个和珅派系的高层骨干在他眼里,至少表面上呈现出「团结协作,共同发财」的和谐景象。

唯一点这帮人不自知,那就是老太爷一旦驾崩,所有人都得跟着倒霉。

重要人物都去了,其他人赵安也不熟悉,连着折腾几天也是精力不济,索性哪都不去就在试馆休息。

正月初四一大早,还在睡梦中的赵安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然后就听杨小栓在门外兴奋道:「安哥,来了好多当官的要给你拜年呢!」

给我拜年?

赵安一个激灵坐起身赶紧披衣起身,推开门朝楼下大堂看去,竟是真来了好几十个官员在那等着给自己拜年。

「这些是什幺人?」

赵安有点发懵。

小栓忙低声道:「安哥,这些人的有说是安徽的,有说是咱们江苏的,都是在京里当官的。」

「噢。」

赵安恍然大悟,自己是安徽巡抚,那安徽籍在京官员怎幺也要给地方父母官拜个年加强一下感情吧。

江苏籍的官员也是这个道理,谁让赵大人原籍江苏呢。

应是除夕晚会和老太爷家宴的事传开,使得这两省的官员意识到「家乡」出了个大人物,此时不来烧热灶混个脸熟,更待何时?

官场上,锦上添花永远比雪中送炭的人多。

想通此节,赵安精神大振,连日疲惫一扫而空。

这不仅是个与在京安徽、江苏籍官员熟悉的机会,也是个收礼的好机会。

总不能都空手来的吧?

大过年的,找打是吧!

赶紧吩咐小栓让主事钱文给客人们奉上茶水点心,务要让这帮在京官员感受到赵大人的热情。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